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反传统形象的瓦解
作者:
杜银花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4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8卷诗和2部诗剧。哈代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小说里塑造了几个不朽的女性人物形象,包括《远离尘嚣》的芭丝西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等。她们向往自由的生活,追求独立的人格,大胆质疑、挑战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思想和习俗。这其中以《远离尘嚣》的芭丝西芭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的反传统呼声最为突出,她们振聋发聩地表达了自己对男权社
汉奸形象初论
作者:
杨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化
民族国家想象
汉奸形象
“十七年”抗战题材长篇小说
描述:
“十七年”文学研究逐渐成为近年文学界研究的热点。一批红色经典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关注,形成“十七年”小说再解读的热潮。众多学者对“十七年”的红色经典进行了再解读。在“十七年”小说的人物形象研究方面,英雄人物、“中间人物”、知识分子形象、女性形象都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成果。但是,反面人物形象研究的成果较少,是“十七年”小说研究中被疏忽的一个环节。
汉奸形象是“十七年”小说反面形象中的一种特定类型。“汉奸”这一复合词最早流行于宋代,指为女真人的金朝充当密探的汉族(即中国)官员。作为
论茅盾以民族资本家为主体的英雄叙事
作者:
卜繁燕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雄情结
英雄悲剧叙事模式
茅盾
吴荪甫
《子夜》
描述:
茅盾塑造了“时代女性”与民族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但是与“时代女性”形象的研究相比较,民族资本家形象的研究还嫌不够。而从现有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由于长期受到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并未充分地揭示出这一形象系列所包含的丰富意蕴。本文试从主人公、作者、读者三个维度入手对这一形象作深入的探究。第一部分从具体文本出发对民族资本家形象进行分析。民族资本家通过其代言人吴荪甫表现出悲剧英雄的特点。这一特点除了人物自身的显在表现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叙事原因。透过纷繁芜杂的话语形式,在《子夜》中,会看到它的原型
“沉沦”与“本真”
作者:
郭向宇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沦
昆德拉
自我
探索
本真
描述: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1975移居法国。他是当代捷克作家中极少数获得国际声誉的一位;其作品以浓厚的哲学意味以及大量的政治与性描写而著称。然而,如果以此而认为他是哲学家或只对政治和性感兴趣的人,就会误读其作品。事实上,他正是通过触摸人类心灵深处的隐秘,揭示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从而探讨人类本真与自我的存在。 有很多学者注意到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形象,但纵观近年来对昆德拉作品的研究,只有在分析某些具体作品以及灵肉分离的问题时才略有提及;呈现出分散研究较多,集中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将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置于整
自我之路
作者:
贾月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文学文体学
伪男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美国女作家。事实上,其影响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并且还有趋势继续影响下个世纪。尽管创作生涯相对其他作家来讲,稍微漫长,波特并非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她呈现给世人的不过27部小说作品,而其中短篇小说占了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仅有一篇。然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波特的所有作品都属精雕细琢之作。其精心设计的结构,细心刻画的人物和丰富真实的细节,都为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文体家。同时,她的作品人物多为女性。通过细腻的笔触,
萧红小说的原型解读
作者:
程金芝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神女原型
萧红小说
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描述:
萧红,这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女作家,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作品总量不足百万字,却长久地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对萧红的研究,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她生前好友所作,发表追忆文章,评论其作品。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从不同方面对她的作品展开探讨,除作家研究之外,还有文学史研究,女性主义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等。在众多的研究中,唯独没有系统地从原型角度进行解读的,从而萌发了欲从“原型”角度解读萧红小说的念头。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将
关于《山音》中的自然要素
作者:
冯千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川端康成作为亚洲第二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备受全世界文学研究者关注,最引人注目的可以说是《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代表作,对其战后的文学作品,如《山音》、《一只胳膊》、《湖》则褒贬不一。关于《山音》,前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五个方面:①《山音》与日本传统②《山音》中的女性形象③信吾的梦④比较文学的角度⑤作家论。目前还没有将《山音》中的自然因素提出来,单独探讨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着重关注《山音》中的自然描写,归纳出自然描写的三大特点,即“季节感”、“色彩与画面感”和“关联的写作手法”,并将自然描
R. K. 纳拉扬长篇小说研究
作者:
王春景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纳拉扬
印度性
摩尔古迪
长篇小说
描述:
R. K. 纳拉扬是印度英语文学的重要作家,是印度英语小说三大家之一,在印度与西方都有较大影响。本文从历史背景、现实关注和艺术特征等方面对纳拉扬的长篇小说进行了系统、整体的研究。全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生平与创作”主要介绍了纳拉扬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以及对他的思想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人物,并对他的长篇小说的情节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章“纳拉扬长篇小说的主题与现实”主要分析纳拉扬作品中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的内容,分为:儿童与教育问题、女性问题、民族性格问题与文化冲突问题。纳拉扬塑造的儿童形象、女性形象系列,
论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表演艺术
作者:
叶梦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斯特里普
梅丽尔•
女性主义
描述:
梅丽尔•斯特里普是美国演技派影星的代表。她八、九十年代叱咤影坛,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影坛上最有才华的女演员之一。本文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本人的成功历程,并进一步以表演理论为借鉴总结归纳其表演艺术特色,探讨分析其表演价值与意义,特别是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其表演。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梅丽尔•斯特里普表演艺术的成功基石,从“格”、“技”、“变”三个方面着手,突出演员不同的特征,其间按时间顺序纵向穿插介绍了演员的星路历程和演绎生涯。前两节着重强调梅丽尔的学
顺从与颠覆:《弗兰肯斯坦》的性别叙事研究
作者:
阮世勤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颠覆
顺从
男性特征
叙事
女性特征
描述:
《弗兰肯斯坦》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经典名作。小说语言简洁优美,是文学史上的一颗奇葩。两个世纪以来,小说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学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对小说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读。本文旨在运用叙述学与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的性别叙事进行解读。 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作者、作品以及过往对该作品的批评的介绍。第二章,结合英国的书信体形式的写作传统,讨论小说的叙述形式。第三章运用叙述学的相关理论对小说的叙述结构及构成成分进行了探讨。紧接着,第四章根据相关理论与文本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