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花非花: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设计
作者: 徐敏   来源: 通俗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设计   传媒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花非花:传媒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设计
《渴望》与《女人三十》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雷莉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格雷马斯   叙事文本   接受心理   女性题材   片尾   《渴望》   人物行为   刘兰芝   重庆电视台  
描述: 90年代初,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渴望》,向观众展示的女主人公刘慧芳是一位刘兰芝式的“东方大善”;而最近由重庆电视台摄制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女人三十》,所刻画的女主人公潘悦则是另一种不乏传统美德的现代女性。虽然两部电视剧都讲的是女性题材,《女人三十》显然可以被称为完全意义上的女性电视剧。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影片《喜莲》简评
作者: 黄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人物性格   人生选择   杨青   “三从四德”   世德   时代大潮   喜剧风格   辣椒种植   双目失明  
描述: 从坐上大牛车嫁到老刘家的那时起,喜莲就一门心思地要做个好女人。她对双目失明的婆婆极尽孝道,对丈夫世德知冷知热,体贴入微,是全村妇女贤淑的典范。世道在变,喜莲也在变。好女人的古典标准是“三从四德”,社会文明进步到九十年代,好女人又该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女人在拥有幸福家庭的同时,是否还应该拥有自己的那个天?影片《喜莲》通过袒露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性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心路历程,以准确而独特的手法,将一个新时期乡村女性的形象表现得真实可信。
股票一族
作者: 郭栋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工人   心理素质   股票   世纪之交   荷兰东印度公司   基金投资   纽约证卷交易所   女性形象   股市   国家工作人员  
描述: 股票一族城市面孔■郭栋股票一族到底有多大?据说到1997年年底,证卷营业部已达到3000家,而股民已经超过4000万,同中共党员的数额持平———“好大一棵树”。①凡尔林,美国纽约证卷交易所执委会主席。他站在上海西康路101号中国工商行静安证卷业务部的...
海峡文缘:访台湾女作家施叔青
作者: 傅宁军   来源: 台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叔青   女作家   文化交流   两岸作家   海峡两岸   艺术中心   台湾作家   大陆文学   现代文学   祖国大陆  
描述: 还是刚刚进入80年代,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台湾采访施叔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中年女性形象。满面春风,佩侃而谈,面对着来自彼岸的记者放松而随意,笑意一直挂在脸上。她的小说集里收有她的不少生活照片:她还是
女性解放的困境:谈现代文学传统女性形象
作者: 黎欢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解放   传统女性  
描述: 本文从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文学中传统女性的悲剧命运,探讨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
内在真实的审美价值 ——试论张洁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丽珍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内在真实   张洁   知识女性形象   事业成功   爱情与婚姻   外部真实   内在的真实   审美价值   当代知识  
描述: 内在真实的审美价值 ——试论张洁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贵族女性形象
作者: 邓楠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贵族女性形象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阅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美丽与悲哀(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独特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力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身   爱情观   物欲化   陈染   代表性   作品   知识分子   经济大潮   知识女性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在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反映独身知识女性的清高孤傲及展现她们在现实中陷于困境并无处逃避之现状的作品,而在这一类作品中,富有代表性的,当推陈染的《无处告别》中的黛二和蒋子丹的《桑烟为谁升起》中的萧芝。
< 1 2 3 ... 14 15 16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