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于“戏古弄今”中勘破世情:论李碧华小说的女性意识与男性批评
作者: 钱卓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性批评   李碧华   “故事新编”  
描述: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被人们视作“文化沙漠”,但在这样的一片“沙漠”中却盛开着一朵名叫李碧华的“奇葩”。这个才高意广,却始终行踪神秘的香港“奇情才女”,用她凄清冷艳的文字、瑰奇诡异的笔调,将前尘往事、故事旧闻一一改写。她的笔下展现的多是一些横跨古今、穿越生死的灵异故事,因而常常被人误解为是以此为商业卖点的纯消费文学的作者。但事实上,吸引读者的并不全然是这些诡异、离奇、曲折的情节,作者对人生、世事、爱情的深刻体察和思索,她对丑恶现实和卑劣人性的揭露与批判,以及她作品中极力张扬的女性主义情怀,才是令读者手不释卷的
遥远的暗合:从唐传奇与莎士比亚喜剧看二者所处文化活跃期的女性书写
作者: 曹小娟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书写立场   莎士比亚喜剧   唐传奇  
描述: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强调“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和教化形式,是各类艺术的“母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发展繁荣,直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本文所选课题的背景(中国唐朝与英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中西方历史长河中各自的两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文章中对二者文化繁荣的普适性原因分析,有助于启迪和引发我们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思考。十七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及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充分体现
从情趣睡衣消费看女性亲密关系的转变:以YAHOO!奇摩内衣/睡衣子站为例
作者: 林蓓菁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亲密关系   现代性   情趣化消费   消费情趣化   网路购物  
描述: 台灣社會文化的流轉與整個傳播媒介的發展有著緊密關係,特別是在媒體中對商品、對文化的各種價值解釋也一直在流動,且在講求生活風格的影響下,消費任何的商品都不再只是單純的商品使用價值。本研究試圖從近年來已成為風潮的網路購物談起,它是媒體結合消費,創造與反應時下社會文化的最佳藍本。透過對購物網站生產者端,及消費情趣睡衣商品的女性消費者端做深度訪談,來呈現台灣媒體,是如何使用女性形象、生產出消費情趣化圖像,以及在體驗與享樂消費文化中,反應出台灣社會情趣化消費的現象。除此之外,本研究也輔以Giddens、Beck及B
常态叙事下的都市女性:论王安忆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创作
作者: 王莉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王安忆   都市小说创作   人文关怀   常态叙事   都市女性  
描述: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跃上文坛至今,王安忆用她几十年笔耕不缀的创作态度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她的小说风格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当代文坛上实属罕见。她从《雨,沙沙沙》的清新走向《小鲍庄》的寻根,再到《长恨歌》的精致、《富萍》的纯净、《我爱比尔》的思考,一路走来的历程回头看去是一串踏踏实实的脚印。特别是90年代以来,她以更加成熟的创作为我们构建了她的上海艺术世界。以上海民间文化和上海女性为书写对象的王安忆在她的上海书写中渗透了对城市日常文化和都市女性命运的思考,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价值。<br
青春的伤痛:从女性叙事视角看当下电影中女性生存境况:以《青红》、《孔雀》、《红颜》为例
作者: 马藜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技术   《红颜》   生存境况   《孔雀》   叙事视角   《青红》   女性形象   职业传播者  
描述: 美国学者梅尔文·L德弗勒曾说: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生信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成分影响他们.
现代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生产--对《中国妇女》杂志(1990-2007年)的内容分析
作者: 何双秋   来源: 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现代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生产--对《中国妇女》杂志(1990-2007年)的内容分析
温情而多蹇的女性文学乡士世界:李宽定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谈
作者: 酒冬晨   孙拥军   来源: 当代小说·新诗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李宽定   创作谈  
描述: 贵州作家李宽定在新时期文坛,以其独特的乡土视角,坚守民间的叙事姿态,取材于家乡黔西乡民的生命、生活,构建出在现代文明和传统宗法意识相互撞击下呈现出的哀婉凄怨、温情多蹇的女性文学乡土世界,呈现自觉的民族化、本土化和乡土化审美追求.同时,寄托着自我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展示出其乡土写作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温情而多蹇的女性文学乡土世界:李宽定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谈
作者: 酒冬晨   孙拥军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李宽定   创作谈  
描述: 贵州作家李宽定在新时期文坛,以其独特的乡土视角,坚守民间的叙事姿态,取材于家乡黔西乡民的生命、生活,构建出在现代文明和传统宗法意识相互撞击下呈现出的哀婉凄怨、温情多蹇的女性文学乡土世界,呈现自觉的民族化、本土化和乡土化审美追求。同时,寄托着自我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展示出其乡土写作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同一种声音,不同的叙述形态:“中国女性文学史”批评
作者: 王春荣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文学史观念的多元化和叙述视角的多样化标志着文学史批评话语的确立与发展。女性文学史著以其独特的文化立场和批评视角跻身文学史史学这一新的学科领域,进一步证明文学史史学观念的变革及多元叙事的可能性,也证明了文学史学科建设的细化和深化;它打破了男权中心话语霸权对文学史话语权力的垄断,敞开了人为的历史遮蔽,亮出了
爱的失落:解读《小镇畸人》中的三位性形象
作者: 张玉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镇畸人》   三位女性   爱的失落  
描述: 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小镇畸人》被誉为美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作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安德森的创作风格暗合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将笔触深入到小镇居民的畸形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畸人们渴求爱与理解的画面。本文将重点讨论小说中三位饱受爱的失落的女性形象,揭示她们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 1 2 3 ... 147 148 149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