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略论毛泽东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毛泽东的妇女观
作者: 王岱英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女儿   英姿飒爽   真正解放   威武不屈   整体风貌   傲霜斗雪  
描述: 毛泽东诗词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妇女解放的高度重视与深情关注,讴歌了中华女儿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本文侧重分析了《贺新郎》、《蝶恋花·答李淑一》、《临江仙》及《为女民兵题照》中所塑造的女革命者、女知识分子和女民兵的光辉形象,并结合毛泽东为1919年长沙少女赵五贞反抗包办婚姻自刎于彩舆中的撼人事件所写的系列文章及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等文中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剖析了毛泽东的妇女观。
重塑“娜拉”:男性作家的期盼情怀,拯救姿态和文化困惑
作者: 丁帆   陈霖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以来   男性作家   “娜拉”   妇女解放   作家主体   文化困惑   乡村女性形象   文化意识   男性中心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在较为阔大的文学和文化背景上,从创造主体和创造对象两个方面,考察八十年代以来男性小说家创造的出走的乡村女性形象群落,探求其丰富的文化意蕴、时代精神及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指出它在乡土小说史和妇女解放主题表现上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小说家们的男性中心文化心理造成的矛盾困惑及其对把握对象的负面影响,呼唤作家主体对更为博大的现代意识的求致和男性中心文化意识的超越。
“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英国文学   妇女地位   中国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女性文学   研讨会综述   女性形象   创作概况   美国女权运动  
描述: “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张晓全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筹划,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于6月在北京大学如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对妇女文学的研究,并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献礼。研讨会由北大英语系中外妇女文学研究学会、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杂志社和天...
艺术史的独特界面——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观述评
作者: 丁宁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艺术家   意识形态   艺术史学   述评   西方女性主义   艺术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一、引言 在西方的文化中,女性在学术方面的声音及其权威性向来是显得较为薄弱的。但是,长期以来,企盼女性在这方面崛起的强烈愿望却从未衰减过。譬如,在五百多年以前,女性思想家克里斯廷·德·比赞(Christine de Pizan)就曾声称要在“文人的领域”中建立一座女性自己的乌托邦城;大约两百多年以后,玛丽·阿斯特尔(Mary Astell)又倡议女性须建立起自己专属的学术社区,从而可以分享长期无以接近的知识的种种禁果;后来,弗吉尼亚·伍尔夫也建议,要倡导一种新的、所谓“局外人”的社团,目的是使排除于男性
关于电视剧《孽债》的讨论综述
作者: 俞海宜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真实性   上海话   《孽债》   现代都市文化   乱搞男女关系   家庭   女性形象   电视剧   讨论综述  
描述: 关于电视剧《孽债》的讨论综述俞海宜由黄蜀芹执导的,根据作家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孽债》,在上海播出后成为市民街谈巷议的热点,牵动了千家万户。沪上的《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等报刊杂志评说不断。市文联、作协、视协、市妇联、广播...
艺术俗化的误区
作者: 航鹰   张春生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作品   女作家   《金瓶梅》   女性意识   俗化   社会作用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文艺创作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艺术俗化的误区航鹰,张春生不少杂志封面有女性的搔首弄姿,不少广告镜头有女性的光腿露背,不少小说描绘了女性的卖身求荣,不少影视拍摄了女性的为妓当妾……如果活剥一句古诗,描述眼下的文化市场,就其俗化作品来说,可谓"忽而一场怜香雨,处处都开女人花"。但是仔...
于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创作
作者: 徐文泽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下姑娘   国民党军队   小说创作   艺术的真实   人物性格   抗日战争时期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国统区  
描述: 于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创作徐文泽半个世纪以前,于逢同志从越南回祖国,参加左翼文艺活动,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救亡斗争,业余创作了长篇小说《伙伴们》(与易巩合作,于逢执笔),中篇小说《乡下姑娘》、《冶炼》、《何纯斋的悲哀》和《深秋》等;还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
职业女性与女性职业
作者: 沈纯道   来源: 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职业   中小学教师   职业选择   适合于做   心理特点   营业员   女性形象   男性   职业内涵  
描述: 过去,女性一般没有职业,她们的任务主要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后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在社会上独立谋职谋生。于是,对于那些从事着固定的有收入的职业女性,人们称为“职业女性”。 女性从事职业工作,是对女性的一大解放,从此她们可以要求自主、自立、自强了;同时也是对职业内涵的一大扩展,从此职业不再是男人的代名词。 ●职业女性的特点
理想主义的风景画已经退色后:读申力雯小说集《女性三原色》
作者: 王利芬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退色后   风景画   心理医生   迎春花   三原色   理想主义   散文   后现代   小说集   女性形象  
描述: 完全能感觉到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将我们裹挟着推挤到了一个境地——一个我们一直在内心深处顽强地抵抗着,而睁大眼睛一看却置身其中的境地,这个境地就是一幅画——一幅退色的理想主义的风景画。 于是一颗颗曾经易感的心草草地不停地一层一层地结上老茧,以最消极的途径护卫着已经平静的心跳,然后我们又迅速生发出一种曾经改变过挤压过我们的力量,并将这种力量自觉与不自觉地汇聚到一个所谓的时代大潮中,也同时将心上的老茧结得更厚。
论日本歌舞伎的“女形”美
作者: 赵凝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日本文化   舞蹈   日本传统文化   程式   日本歌舞伎   悲剧美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艺术美  
描述: 论日本歌舞伎的“女形”美赵凝惟幕缓缓拉开,一位盛装少女亭亭玉立于如霞似锦般绚烂的樱花林前,冷艳中带着妖娆,美得有些不够自然,但个人惊心动魄,她以几乎屏住呼吸的静中的动感,展现出大好春光也无法排解的哀伤与幽怨。这就是被日本尊为歌舞伎经典之作的《娘道成寺...
< 1 2 3 ... 13 14 15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