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回娘家”习俗与女性研究
作者: 洪淑苓   来源: 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节日庆典的到来总是令人感到兴奋愉快。特别是对女性而言,例如七夕乞巧,可说是以女性为主的节日,有“女儿节”之称。而新年习俗中的“初二回娘家”,又显示和
“疯女人”与“美男王”
作者: 陈红   来源: 婚育与健康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世界   疯女人   戏剧电影   研究对象   悲剧性   安娜   西班牙   丈夫   病理学   女性人物  
描述: 西班牙王太妃胡安娜(1479-1555年),因她本人生前疯狂的爱,成为后世许多戏剧电影以至病理学书上的描写和研究对象。现代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影院上映的《胡安娜》电影,银幕上的最后一个镜头是胡安娜与丈夫的尸体一起,在古色古香的古堡周围徘徊、游荡……悲悲切切,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当代世界留存的二十多个大小王国的王室中,似乎已经不再塑造悲剧性的女性人物了。当代王室女性大都趋于乐观向上,而不愿重演古
试析《金瓶梅》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原因   女性形象   塑造倾向  
描述: 本文从形象的整体、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论证了古典小说《金瓶梅》女性形象塑造的倾向及原因。笔者认为,《金瓶梅》在女性的描写对象上,倾向于塑造市井女性;受制于作者笑笑生作为男人的性别意识和作家表现审美理想的需要,迎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等,《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类型化”的特点。
女士肖像——詹尼·库仁《变化的房子》一诗赏析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洛斯中心文化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在《变化的房子》(HouseofChanges)一诗里 ,英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詹尼·库仁 (JeniCouzyn)以独特的视角 ,用诗的语言 ,生动地再现了“菲洛斯中心社会”(Phallocenter)中不同的女性形象 ,表明了女性身份由男权社会不同的理念制度所界定的这一普遍性困惑问题 ,同时真实地展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困境 ,从而为读者呈现了一副逼真的女性画像。詹尼 .库仁女士的女性主义诗作在国外影响颇大 ,但在国内却评述不多 ,所以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入手 ,分析詹尼·库仁女士如何再现和塑造男权社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尹美英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 ,党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 ,模范的妇女运动领袖 ,现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妇女解放理论形成的过程中 ,向警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盟会第一位会员唐群英
作者: 经盛鸿   李莉   来源: 世纪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湖南女杰辛亥功臣参加同盟会的第一位会员是谁?有人说是秋瑾,也有人说是何香凝,其实都不正确。在她们以前,已有一位比她们都年长的湖南籍留学生在同盟会成立的当天就先行宣誓入盟。此人就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上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巾帼英杰唐群英。
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
作者: 耿波   许志强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场景   倾斜叙事   应答叙事   平稳叙事  
描述: 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叙事视角 :平稳叙事和倾斜叙事。这两种基本的叙事视角又与女性的两种基本生存场景之间存在着共振式的应答关系 ,称之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应答叙事。应答叙事贯穿于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整体叙事之中。
“女性与文学”课开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书蝶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与文学”课   高校   公共选修课   性别平等教育   性别知识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与文学”是一门为高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它兼有普及教育与学业教育的双重职责,主张用女性的视角看文学,具有学科的边缘性与交互性。它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体现出服务女性成长的宗旨。课程的讲授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论,文本阅读,女性写作等。在高校开设此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略论明清吴江沈氏世家之女作家
作者: 李真瑜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沈氏世家   女散曲家   女诗人   女戏剧家  
描述: 明清时期的江苏吴江沈氏世家,在晚明至清初这百余年间,先后有女作家二十余人。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这二十几位女作家中,既有诗人、词人,也有散曲家、戏剧家,其人其作,表表一时。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的发展史,对沈氏世家之女作家理应有所关注.
带刺的玫瑰--解读香港作家亦舒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刘江萍   来源: 凉山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文学评论   集体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香港作家亦舒的作品用女性主义抗衡男权社会,意蕴深邃.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女性主义文学;其二,建构女性经济权威,塑造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形象是对女性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创见;其三,女性主义新视角--女性间友谊的联合产生性别群体的集体意识,与权力话语对抗.
< 1 2 3 ... 13 14 15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