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自恋 物化 身体:消费文化语境中女性书写的权力与思考
-
作者:
陆璐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物化
身体
消费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末至今21世纪初,与市场经济全面铺开的社会历史语境相伴生,消费社会的经验进一步普及化,消费文化在中国悄然兴起。消费主义时代改变了女性文学的处境,女性创作以其特有的敏感与勇气、极具个性化的书写方式表现出了极为新鲜生动的时代景观,为文学的深入发展开辟了个性化书写道路。
-
论女性写作中性别意识的两个问题
-
作者:
何先慧
来源:
云梦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对峙
双性和谐
超性别意识
性别意识
-
描述:
女性写作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世界,但不能将其绝对化,它更应该是一种双声话语,即在表达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表达主流意识,这种双重信息的提供,是成熟女性文学应该采取的超性别意识的写作立场。因为真正的爱是超于性别之上的,一个具有伟大人格的人是脱离了性别来看他人本质的。这就为第二个问题消除双性对峙而达到双性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
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
作者:
丁岩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黑人女性
-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以黑人女孩佩科拉对蓝色眼睛畸形的渴望为主线,塑造了一群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重点关注这些黑人女性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
-
亚历山德拉完美人格的最终回归:《啊,拓荒者》中"双性同体"女性主义观的体现
-
作者:
柴颖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美人格
《啊
双性同体
拓荒者》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指出"双性同体"是女性主义的价值观和人格理想.本文将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这一女性主义观点对薇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进行分析
-
中亚东干小说中的女性生活图景——以尔利·阿尔布都小说为例
-
作者:
常立霓
来源:
社科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干女性
回儒文化
阿尔布都
-
描述:
东干作家尔利·阿尔布都创作了一系列生活在中亚的中华回族女性后裔群像,既有在回儒双重文化规约下命运多舛的老一代东干妇女,也有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兼具男女双重角色的东干女性,还有在集体农庄时期因掌握知识而改变了命运的东干新女性。这些被遗忘的女性群像的塑造,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东干女性的现实生活、丰富世界华语文学女性形象以及中国回族女性在社会转型期自我主体建构的借鉴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
-
作者:
曹瑜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感性
中国女性文学
技术理性
男权制
-
描述:
女性作家以她们特有的敏锐细腻的感性描绘这个世界,描绘真实的女性世界。这种从未被男权社会正视的女性感性发出了真正属于女性的声音,掀开了男权理性统治的一角,也为女性的解放走出了一条路。 女性文学对女性感性的张扬,对男权制理性的批判思路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认为不同于被灌输的、惯常的现存的感性,即新感性,是可以对抗技术理性社会对人的压抑和异化,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和自由的。而女性由于一方面在再生产劳动中与肉欲、爱欲保持更多的联系,更接近快乐的源泉;另一方面由于女性和异化劳动相分离,她们有可能不被
-
《华女阿五》中早期美国华裔女性的形象建构
-
作者:
杨源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女阿五》
早期美国华裔女性
玉雪
形象建构
-
描述:
《华女阿五》是华裔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作品中玉雪这个早期华裔美国女性的形象建构和塑造是符合当时社会条件和作家自身情况的。本文试探分析待作家是如何塑造出这个形象,以及该形象建构所具有的不足之处,以此全面公正对待作家的创作。
-
《华女阿五》中早期美国华裔女性的形象建构
-
作者:
杨源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女阿五》
早期美国华裔女性
玉雪
形象建构
-
描述:
《华女阿五》是华裔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作品中玉雪这个早期华裔美国女性的形象建构和塑造是符合当时社会条件和作家自身情况的。本文试探分析待作家是如何塑造出这个形象,以及该形象建构所具有的不足之处,以此全面公正对待作家的创作。
-
“传统女性叛逆者”光环下的几道阴影-再读《简•爱》
-
作者:
陈裕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笃信
自卑
上帝
家庭
-
描述:
《简•爱》在1848年的问世,轰动了整个文坛,它创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敢于斗争、勇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但在种种光环下,仍隐藏着几道抹不掉的阴影。
-
论《聊斋志异》中女性的婚姻爱情观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婚姻爱情观
女性
-
描述: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身上所呈现出婚姻爱情观是极其复杂甚至是相悖和两极的。她们的婚姻爱情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动追求自由快乐的爱情、对爱不计付出不求回报、符合礼教的传统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