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以凯蒂和宠儿为原点比较研究<喧嚣与骚动>和<宠儿>
作者: 冯君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后现代主义   虚幻人物形象  
描述: 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祸克纳和托尼·莫里森都长于刻画女性,共同关注在惨痛的历史、种族、人性、家庭、社会背景下的美国社会边缘女性的遭遇和命运。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为以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观点比较研究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1929)和托尼·莫里森的《宠儿》(1987)。通过比较研究,这两部前瞻性、预见性的文学作品,超越时空、种族、性别的藩篱,成为美国文坛奇葩,争奇斗艳,又互为补充,共同描画美国悲剧妇女形象的历史长卷。前部小说中的模糊的花季凋零少女凯蒂变成了后部小说中的水中还魂的如月亮阴晴圆缺变化无常的宠
《到灯塔去》:自性的实现
作者: 杨景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尼玛斯   心理学   个性化   自性   女性主义  
描述: 通过对小说中三位性人物的心理分析,试论小说对自性实现过程的展示。文章认为,作为传统女性象征的拉姆齐夫人,由于完
秋瑾詩詞研究
作者: 龍美雯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中國在邁向近代化的進程中,女性地位的提升與否是一個足資參考的指標。晚清女性意識的覺醒所帶來的影響,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意義。近代婦運動史上,秋瑾曾寫下輝煌的一頁,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她是一個革命家,同
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析论
作者: 刘菲菲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社会性别意识   公共政策  
描述: 人类的一半是女性,但她们的权利、价值、要求和愿望,自从文明社会出现劳动分工以来,就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轻视,甚至有意识的压制。 妇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层面发生了观念性、结构性的变化,两性关系,妇女发展等问题都相应发生了改变。特别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了世界妇女大会,把“社会性别”作为研究范畴引入我国妇女研究领域。“将性别观点纳入发展决策的主流
彼岸的希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
作者: 吴英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华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族裔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近几十年来异常活跃,在美国文学史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美国文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美国族裔文学的灿烂星河中,华裔文学可谓是后起之秀,近一、二十年来大放异彩,而其中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光彩夺目。本论文选取了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借助于文化批评的手法对她们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些女作家的成就和不足。 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
吴藻词研究
作者: 周云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质   吴藻词   女性文学  
描述: 清代是女性文学发展的高峰期,一时名家迭出,蔚为壮观.吴藻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女性词人之一.吴藻词是在清中叶的思想解放潮流和女性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启蒙思潮兴起,引起社会观念的变迁,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解除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另一方面,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为女性文学全面繁荣的到来准备了条件.出身商人家庭的吴藻,有着卓越的艺术才华、敏感多情的忧郁气质、孤傲高洁的人格、豁达的心胸和自由叛逆的精神。 本文在论述了吴藻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性气质的基础之上,从词体审美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吴藻词的审美
从“男性”自我到“生态”自我
作者: 朱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拓荒者   《啊   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尼亚》  
描述: 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Nebraska Novels)的代表作《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自问世以来,批评界从多方面进行过评论。有的批评家着重分析作家对拓荒精神的歌颂与缅怀这一主题,有的从文化批评角度分析作品中反映的文化、民族融合主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兴起,这两部作品也成为女权论者标榜其主张的话语素材。除上述广被讨论的主题外,小说中所反映的女性和自然关系的主题则很少被人探讨。 本论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来重新解读这两部经典作品,探讨作
梅娘小说创作简论
作者: 艾春明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主题   女性意识   梅娘小说   叙述策略  
描述: 梅娘是至今仍健在的四十年代沦陷区重要女作家。梅娘漫长的写作生涯跨越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两个时期。她的小说创作大都是在建国以前完成,并在沦陷区发表或出版的。建国以后以散文、随笔创作为主。 梅娘小说尽管不正面描写战争,但却隐含着对战争中人的个体生命生存困境的关注。她笔下的人物,既带有一般女性作家对战乱中的人和社会的关注,更显示了梅娘自己对沦陷区生活,特别是妇女命运的独异观察和思考。这反映在梅娘小说创作的两大叙事主题之中:女性关怀和人文关怀。女性关怀主题是最能显示梅娘小说创作特色与价值的部分。人文关怀
暗香疏影无穷意
作者: 韩雪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叙事   性别视角   杨绛   两性和谐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杨绛是一个作品数量不多,但确有其特殊价值的作家。 以往研究者多以社会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其作品作思想层面探讨与分析,关注其叙述上的智性表达。笔者认为站在人生边上智性地审视着人生的杨绛,其作品中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女性叙事特征。 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对爱情的理性审视,女性对在家庭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作者对男性的真实的书写,都表现出了一种女性立场。同时作者也探讨了两性间矛盾化解,两性和谐的重大问题。在与钱钟书创作视角的对比中,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
在黑夜里穿越与飞翔
作者: 李萱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失语   逃离   女性写作  
描述: “梦”作为人类的一种复杂的精神与生理现象,是文学文本中一个重要并值得重视的现象,它完全可以成为文学研究者打开文学的一扇新的窗口。我在阅读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小说的过程中,发现“梦”在其中经常出现,并且衍化为很多与“梦”的特质相类似的梦幻、象征、隐喻以及梦呓化的语言和形式等与“梦”相关的变体,这些微观之“梦”充斥文本,与女性的思维方式、生活体验以及文化层面的宏观之“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梦”可以说是一把解读新时期以来女性小说以及打开女性心门的钥匙。沿着“梦”的通道,我们不仅可以从女性生活层面的微观之“梦”顺
< 1 2 3 ... 129 130 131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