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 条
-
《去吧,摩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权运动
小说创作
《去吧
长篇小说
摩西》
女性形象
-
描述:
福克纳于 1954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篇小说《去吧,摩西》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面世,就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吸引了评论家的关注,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但都不能穷尽对它的诠释.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一生态女性主义来探讨《去吧,摩西》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福克纳成功地把种族、性别和自然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意识到有色人种、女性和自然都处在受歧视和压迫的地位,都受男性,尤其是白人男性的统治.女权运动和
-
中学语文性别差异教学研究
-
作者:
张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性别差异
-
描述:
语文新课程改革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进行完整性建构为教学最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本体实际与需求出发,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本文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通过对 130 多名初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语文教学观念与实践进行研究与分析,力图揭示语文教学中的性别盲点,和实际存在的性别问题,明确男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以及进行性别差异教学的必要性,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对现有的语文教学活动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
-
戏剧魅影
-
作者:
张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气概
不在场的存在状态
男同性恋
田纳西·威廉斯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不但创作出优秀的剧作,而且极其多产,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创造出一百多部戏剧,其中许多至今仍被视为经典并活跃于戏剧舞台。作为一名同性恋剧作家,威廉斯曾不断地在他的戏剧中表现同性恋这一主题,并塑造了一批个性独特的同性恋形象。但是,从五十年代到今天,几乎所有研究威廉斯剧作的学者都认为,南方女性形象是他写作的亮点和主要成就,因为他重墨之下的布兰奇、阿尔玛和阿曼达等南方女性形象已成为文学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而与此同时,他笔
-
论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王茜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於梨华
嬗变
-
描述:
著名的旅美女作家於梨华创作颇丰,被称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她的作品题材多变,内容丰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反映留学生的异域生活和精神困境等方面为华文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对海外华人女性的关注更体现出她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其作品常常把女性放在中心位置,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重在对女性情感世界的把握和呈现,具有优美、温柔、细腻委婉的艺术之美。目前,学界对於梨华的作品研究己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对于其女性意识的内涵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却不够深入。本论文的重点就是要研究於梨华女性意识的嬗变过程。笔者对
-
歌剧《玛侬·莱斯科》玛侬人物塑造及演唱研究
-
作者:
李金叡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玛侬·莱斯科
音乐与戏剧因素
人物形象
演唱分析
-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年—1924年)全名:贾科莫·安东尼奥·多米尼科·米歇尔·塞孔多·马利亚·普契尼(GiacomoAntonio Domenico Michele SecondoMaría Puccini),意大利作曲家,十九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真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从歌剧选取的题材、塑造的人物以及他们的遭遇等各个方面,都很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表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贫苦生活,真实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正、不平等,较易引起观众的
-
城乡文明中的跋涉和坚守
-
作者:
王倩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地
张炜
探索
拯救
精神
-
描述:
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和乡村怀着复杂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是从他对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文明的思考来探究他的精神拯救之路。第一部分是关于张炜长篇小说中对工业文明的思索。首先作家对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进行了质疑。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精神追求日益世
-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中的《宠儿》研究
-
作者:
滕金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妇女
身份
黑人女性主义批评
生存
团结
-
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第五部小说《宠儿》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并在1988年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宠儿》自面世以来就引起了评论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由于托妮?莫里森的黑人及女性身份,小说《宠儿》深深根植于非裔文化传统和黑人女性的独特体验及经历。从一个黑人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莫里森突破传统文学经典中黑人女性的刻板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揭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妇女的复杂精神世界,积极建构黑人
-
川端文学中的日本传统美
-
作者:
李芯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观
自然观
女性观
日本传统美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文学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某些表现手法和技巧,来抒写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从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日本文学传统中所特有的物哀、风雅和幽玄之美。其小说中始终流淌着一种悲与美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继承了《源氏物语》以来形成的“物哀”精神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一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他对物哀和美的理解形成了其唯美主义格调的一个重要方面。他
-
论《珍妮姑娘》的悲剧性因素
-
作者:
段秀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珍妮姑娘
悲剧人物
父权文化
女性形象塑造
小说
-
描述:
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的悲剧性,小说中的悲剧人物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较少受到关注的一部小说.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却得不到亲人的认可;她历经磨难,最后却孤身一人,郁郁而终,具有一定的悲剧性.文章将具体阐述构成珍妮姑娘悲剧性命运的因素以及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章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关于悲剧性因素的界定.悲剧是戏剧的一种形式,是将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形象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德莱塞是处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论
-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
女人主义
-
描述:
性别和种族是当今世界文化研究的两大视角,作为性别研究分支的女性文学研究,在90年代末期以后却难以继续它原有的活力。女性文学研究的停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当下中国的阶层矛盾日益加剧,超越性别矛盾,成为知识者关注的焦点,女性文学及女性批评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漠视;另一方面是女性文学批评在风行一时之后,甚少理论的创新和整合,尤其缺乏对于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性认知和逻辑性概括,因此面对当前丰富多样的女性文学创作,它也就很难对其作出清晰有效的界定与判断。有鉴于此,本论文试图从思潮的角度,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叙事学
<
1
2
3
...
12
13
14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