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925 条
-
恶女传―刘向《列女传.孽嬖传》的书写策略与书写意识
-
作者:
李丽华
来源:
汉学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Xiang
Women
〈孽嬖传〉
书写策略
Bi
Lie
Zhuan"
书写意识
Nyu
《列女传》
Zhuan
刘向
of
"Nie
Writing
Liu
Perception
Strategy
-
描述:
劉向(前77 年-前6 年)《列女傳》的寫定對後世正史《列女傳》的確立有直接的影響力,故欲了解中國女性傳記的書寫策略與書寫意識,必須先從劉向的《列女傳》入手,尤其當中〈孽嬖傳〉,為惡女在歷史上留下了
-
解读女性写作的文化价值
-
作者:
刘勇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男性写作
文本
女性写作
文论
-
描述:
女性写作是女权主义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女性文本和女性文学批判等方面的理论 ,与父权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女性写作强调的是在女性文本中揭露父权文化的虚伪性以及压制女性文化发展的现象 ;反映出女性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倾向 ,从而达到社会性别的认同、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扩张、人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的目的。
-
超越与媚俗:女性网站的尴尬
-
作者:
李婷玉
来源:
当代青年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媚俗
女性网站
-
描述:
各类女性网站从一向由男性所掌控的网络世界中兴起并迅速发展,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女性网站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可以视为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在现代社会崛起的一种明示。然而,在现代消费主义与传统男权文化的双重挟持下,女性网站又存在其难以超越的媚俗性。本文尝试对女性网站建构的女性形象进行检视与勾勒,揭示女性网站存在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
女性学车心态种种
-
作者:
费依
来源:
驾驶园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如今女性驾车族在迅猛增长,据江苏扬州市车管所统计,如今学车的人女性占了近三分之一.……
-
张洁女性意识的进步与局限
-
作者:
刘栋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偏执
坎坷
自我价值
反叛
女性意识
精神独立
奋斗
-
描述:
张洁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将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几位系列女性形象进行对比考察,我们看出,张洁的女性意识是有历史的进步性的。但由于情感过激,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
民主与自主:农村妇女民主参与制的因素分析
-
作者:
向常春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参与
自主性
农村妇女
村民自治
-
描述:
20 0 2年笔者参与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现状不容乐观 ,而农村妇女缺乏政治参与的自主性是最根本的因素。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家族文化、妇女组织等因素共同阻碍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自主性的成长。
-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
作者:
李桂梅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权利
封建家庭伦理
资产阶级革命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
-
描述:
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阶段,它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体现为它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从批判封建家庭伦理的角度探讨妇女解放;男性思想家发挥启蒙作用;关注妇女的社会权利。
-
论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复合性特点
-
作者:
宋桂珍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本"
复合性
人性
"政治文本
女性
-
描述:
丁玲的女性文学创作带有鲜明的复合性特点:亦女性亦人性,亦个人亦社会,"女性文本"与"政治文本"相互交织、相互包容或并行不悖———这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的独特之处。
-
都市与女性的文学——张欣小说解读
-
作者:
陈国华
来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都市女性
-
描述:
广东女作家张欣以女性视角展示了都市社会风情。以现代都市女性为主人公 ,以她们在事业、爱情、友谊上的追求和失落展开故事。要评析张欣的创作就离不了都市、女性、情爱。
-
东方影像中的女性
-
作者:
赵小青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历史流变
女性形象
-
描述:
这是一篇涉及比较学的论文,研究对象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银幕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引言、历史流变、创作特征、结语。 引言是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目的和意义的简单说明。 “历史流变”是论文的重要枝干之一,本章以历史为线,以概括的方式对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分四个阶段对女性题材和女性形象类型进行归纳,着重突显四国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女性题材和女性形象创作上的异同。这一部分的主要观点是:对于重内容轻形式的东方银幕创作而言,电影的进步和变化,主要是内容、
<
1
2
3
...
12
13
14
...
91
92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