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五代女性诗歌史略
-
作者:
赵秀红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唐五代
史略
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唐五代女性文学研究不断掀起热潮,且多集中在个案研究和文献征考上,所用方法主要是统计和分类法.该文意在从诗歌史的角度对唐五代女性诗歌创作作一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及原因,以期对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作一恰当定位.
-
重现伊甸的丰荣
-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女性主义诠释学是妇女解放运动与基督教文化相遇语境下孕育出的文艺批评的新生儿,现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圣经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派别。它的诞生和发展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尤其震撼了基督教神学领域。然国内学界,尽管女性文学及其相关研究开展有年,成果颇丰,却囿于文献缺乏、思想保守,对之关注明显不足。本文从不同视角描述女性主义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意在阐明它对圣经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乃至整个文学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全文分为绪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言部分首先引出了女性主义诠释学在西方学界研究的重
-
中国古代诗词批评中的女性批评
-
作者:
罗颖珊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双重标准”模式
才德矛盾
德才色情
“一视同仁”模式
-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文学主要的记录者、评论者大多是男性批评家,了解他们的观念如何影响女性文学的创作,对女性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不无裨益。因此,本文将以中国古代的诗词批评为对象,勾勒中国古代女性批评的大体历史轮廓,并适当运用女性主义的有关理论,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价,试图为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引入性别的视角。本论文将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中国女性诗词创作的的历史发展。中国女性诗词创作的历史脉络基本与中国诗词的发展历史一致,而在明清时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第二章介绍中国古代女性批评的有关著述情况。中国古代没
-
女性视野的丰富对话
-
作者:
徐文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杂语
女性写作
复调
独白
-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写作,经历着由躯体自觉向语言自觉的转变。本文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深入女性独特经验的同时,如何在女性话语和他人话语间把握平衡,处理好女性自我世界与广大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使女性写作与文学史建立更有机的联系,并使女性文化更有益地参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建构。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女性写作的这种转变提供了一个新的阐释角度。本文试图通过90年代三个女性文本的分析,揭示其女性视野中的丰富对话,进而对女性写作的一种新倾向——杂语化写作倾向进行阐释。这种倾向与文学史、文化之间具有互动性和对话性,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其特
-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叙事性文本:凌叔华小说创作再探索
-
作者:
崔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凌叔华小说
叙事策略
风格成因
意象主题
-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人”的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复苏,表现女性意识觉醒,关怀女性生存价值的女性文学也第一次“浮出历史地表”。基于在五四第一代女性作家中,凌叔华特殊的女性意识生成而具有的文本价值和美学追求,仍未得到充分评述,本文对于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再探索,旨在寻踪作为独立的中产阶级女性自我意识遭受压抑和渴望觉醒的潜意识的精神现象,以此探讨凌叔华如何以一种大家庭婉顺女性特有的感受、心理和视角,来叙写在那个转型期中国现代女性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意识觉醒的艰难的心理历程。同时,更侧重探寻作家特有的女性意
-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文化特征》
-
作者:
戴文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交融
女性小说
精英文化
-
描述:
今日的中国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如何从“文学”这个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环中探寻当代文化嬗变的蛛丝马迹呢?本人触到了“女性文学”这个视域。 对于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如许变动,女性作家远比男性作家敏感。这一点,当今中国文坛的女性创作的繁荣现状即是明证。因此,本选题萃取了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小说。努力借助“当代女性小说”的研究,来阐述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的特征。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当代中国文化演变的边界下,通过梳理“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逻辑来考察三类代表性女作家的创作历
-
徐坤:在精英与大众之间游走
-
作者:
张利红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游走
精英文化
徐坤
-
描述: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一位颇有个性的新锐女作家。这不仅在于她以反串男角的身份恣意调侃她笔下的男性精英们,或是通过激进女权主义者的边缘身份在女性文学中开创了一条不同于“私人体验”的道路,更在于她是用游戏和狂欢化的文本策略来凸现自己理性拷问知识分子存在的精英意识,用感性体认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深切关怀世俗男女生存的“大众化”姿态,特别是她那时而狂欢式宣泄、时而精英式独白的话语方式所构成的幽默而不失厚蕴、调侃又绝少油滑的叙述风格,在当代女作家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总之,徐坤的创作既不同于文化精英的“救世主”式的启
-
许兰雪轩女性主义意识研究
-
作者:
李淑杰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规范
个人价值
女性主义
-
描述:
许兰雪轩不仅是朝鲜同时也是中国文坛广为传诵的天才女诗人。她的诗文是受朝鲜社会这个时代制约而形成的历史性产物和结果,处处充斥着对不合理伦理规范的挑战、对自主独立的呐喊、对国家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权利实现的诉求。许兰雪轩以诗文为武器不懈的女性主义追求使她成为朝鲜文坛当之无愧的女性主义先驱,她的女性主义作品同时掀开了韩国女性文学崭新的一页。关于许兰雪轩的女性意识,虽然中国还鲜有人研究,但在韩国国内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然而站在纯粹的女性主义立场对作家及作品的女性主义意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解读还显得非常不足。本
-
女大学生情感问题及引导对策研究
-
作者:
韩华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感问题
引导对策
女大学生
-
描述:
该文以女大学生情感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女性心理学、女性学、情感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对女大学生的情感问题的表现特征、形成原因及其教育引导对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与以往仅仅侧重某一方面的研究不同,该文将女大学生情感问题放入了一个多纬度的研究视野,不仅重视情感的价值和功能,同时在分析情感问题时也引入了社会性别视角,并试图找到引导女大学生解决她们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对...
-
无人知晓的玫瑰:解读当代美国黑人女性写作
-
作者:
齐婷婷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写作
双重传统
美国黑人文学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依托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凭借女性敏锐的文学感悟构筑起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在一代代伟大女性的共同努力之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黑人文学的至高荣耀无可争议地归属于她们。她们的作品不仅拓宽了读者原有的阅读空间,而且业已成为研读当代美国黑人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范本。 本文简略回顾美国黑人发展史和文学史,力图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文化身份着手,分析在美国白人文化背景与黑人民族传统的双重影响下,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与众不同的文学感染力。文章对佐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艾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