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 条
-
西方女权主义平等观辩析
-
作者:
孟鑫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妇女解放思想
性别平等
-
描述:
论文摘要 西方女权主义是当前西方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其主旨是要求消除当代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剥削和压迫,争取彻底实现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鉴于目前国内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仍处于初级介绍阶段,本论文力图在掌握大量国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西方女权主义流派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探讨不同流派的哲学基础、理论架构和实践主张,从而深化人们对西方女权主义不同流派思想理论和实践主张的理解,进而深入思考中国目前的性别平等问题现状。女权主义作
-
吴藻及其作品研究
-
作者:
杨淳雁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播接受
生平交游
著述情况
吴藻
-
描述:
吴藻是清代中期颇负盛名的女性作家,以词曲闻名,兼有诗文传世。吴藻及其作品,既折射出明清女性文学的发展情况,也具有鲜明的个体特色。 本文基于文本细读与材料引证,通过线性梳理吴藻作品的书写、传播与接受阶段,力图完整展现吴藻成为清代著名女性作家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绪论综述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吴藻及其作品的个案研究,具有发展古代女性文学研究与丰富明清断代文学研究的双重意义。但历来研究吴藻作品时,多讨论其词曲创作,诗文研究基本空白。且在吴藻词曲研究上,虽论文数量不少,但研究领域雷同,不仅在吴藻文学思想及作品传播接受
-
论克里斯塔·沃尔夫的长篇小说《分裂的天空》中的抉择主题
-
作者:
刘二娜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柏林墙
成长小说
克里斯塔·沃尔夫
抉择
-
描述:
克里斯塔˙沃尔夫(Christa Wolf,1929-2011)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德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她曾是民主德国最有知名度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的创作手法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亦深受西方读者的青睐。其小说善于将女性的疾病作为主题和意象,她喜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为意识流、蒙太奇、时空概念颠倒等,善于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沃尔夫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题材,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文学作品就是认识自己,发现自我的过程。 小说《分裂的天空》(
-
审视男性群体的别样眼光: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视角缺失的反思
-
作者:
宋小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审视男性群体的别样眼光: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视角缺失的反思
-
维吉尼亚.伍尔夫雌雄同体观点在作品《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体现
-
作者:
林森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雌雄同体
维吉尼亚·伍尔夫
女权主义
-
描述:
维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英国女作家,还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她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她的作品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作家的无助与不平等。伍尔夫对于女性在生活、性别差异、阶级和经济状况上的独特观点一直都很受欢迎。尤其是她对女性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的独特见解,成为后世评论家热烈讨论的话题。伍尔夫的这些观点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篇论文主要通过伍尔夫两部作品:《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房间》来分析她独特的雌雄同体观。在《奥兰多》中,伍尔夫通过主人公奥兰多由男变女的奇特经历来反映她独特的雌
-
像顽童一样写作:安杰拉•卡特小说研究
-
作者:
武田田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特
颠覆
顽童
去除神话
安杰拉•
女性主义
-
描述:
安杰拉•卡特是英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她从1966年开始出版小说,在1992年因罹患癌症离开人世之前一直笔耕不辍。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她不仅撰写了9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文艺评论专著,还编纂了3部童话故事集,译介了3部法语童话集,并将自己的两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尽管卡特一生荣膺多个文学奖项,她在生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一个游走于主流边缘的他者。她的许多作品长期被读者和评论界忽视,更有许多作品甫一问世就遭到口诛笔伐。面对误解与批判,卡特仍然矢志不移,从未放弃过自己特立独行
-
人口迁移作为女性解放的一种方式?北京市打工妹的“自由”概念
-
作者:
戴艺伟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中国女性学
流动人口
打工妹
-
描述:
流动人口与女性学
-
论后新时期女性文学对女性意识的深化
-
作者:
翟环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
描述:
论后新时期女性文学对女性意识的深化
-
薛绍徽文学创作与晚清思想关系略论
-
作者:
陈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才女
妇女观
薛绍徽
晚清思想
-
描述:
晚清时期的福建才女薛绍徽在当时颇有文名,而现在知者寥寥。她是近代在全国最有文名的闽籍女学士、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女翻译家以及维新时期上海《女学报》第一主笔,集多重身份于一身。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薛绍徽开始重新受到世人的关注。其文学创作成就包括大量的传统闺阁吟唱,翻译作品以及维新写作,呈现别开生面的多样性。将其置于晚清时代背景下来考察,探讨其文学创作与晚清思想的关系,它的理论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薛绍徽和她的创作,而是通过“薛绍徽现象”,加深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透视中国社会在近代急剧变革中的历史真实。 本文
-
爱德娜失衡的三界:爱德娜悲剧的原因
-
作者:
郝琦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康
觉醒
三界
失衡
爱德娜
-
描述: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在当代美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觉醒》描写了女主人公爱德娜在外界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历程,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反叛社会,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新女性的过程。纵观以研究此部小说为题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主题都集中在女权主义,写作手法等。这篇文章运用了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三界”,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来解读爱德娜的心路历程,阐释造成爱德娜最终悲剧的深层原因:三界的失衡。拉康于1953年提出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