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88 条
-
两性作家笔下的母性史诗:《丰乳肥臀》《秉德女人》比较论
-
作者:
李丽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母性
两性
《秉德女人》
《丰乳肥臀》
-
描述:
自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以来,男性成为一切的中心,主导着人类文化秩序的建立,男权主义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女性沦为“第二性”,成为了被奴役的“他者”。在这种文化语境中,男性夺取了话语权,文学创作中的母亲作为被男性塑造的重要女性形象,只能躲在父权制赠予的微笑脸谱后面哭泣,两性作家对“母性”的书写也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将性别不同的作家塑造的同类女性形象——母亲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够在具体文本的细枝末节间对两性文化在抗争中产生的鲜明分异进行微观展示,更能够进一步论析其产生分异的原因。莫言作为当代文坛最受
-
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重建
自我身份
女性形象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 )是加拿大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已发表作品40多部。她的作品多次荣膺各种文学奖项,包括2000年的布克奖、加拿大吉勒文学奖以及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等,已在世界文坛引起批评家的关注并深受读者的喜爱。阿特伍德是一位睿智的作家,她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还保持着对生活的敏锐体察,并以其富有特色的笔触,描绘出人类生活纷繁而独特的体验。在她的众多文类的作品中,阿特伍德对当代加拿大人,尤其是加拿大女性的生存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她的以加拿大为背景的小说同样体现了类似的主题,以诗
-
作为女性文学代表的塔·托尔斯泰娅创作的诗学特征
-
作者:
张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神话童话世界
互文性
永恒主题
后现代主义
知识分子精神
女性文学
-
描述:
塔吉亚娜·尼基季奇娜·托尔斯泰娅(生于1951年)是俄罗斯三十岁一代(也称八十年代)作家的杰出代表,与柳德米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以及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并称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托尔斯泰娅的文学生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迄今为止共有二十多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问世。其中,长篇小说《野猫精》获得2001年俄罗斯文学“凯旋”奖。托尔斯泰娅创作诗学的显著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同俄罗斯优秀文学传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在她的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受到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忧心时政、悲悯世人精神的继承以及对经典文
-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服饰描写
-
作者:
贾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服饰审美
服饰情结
人物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她对于服饰的一往情深几乎达到执迷眷恋的程度。对于张爱玲来说,服饰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有灵性、有意味的所指;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生命体验。张爱玲有着一种无可逃逸的“服饰情结”,关于她的服饰形象和对其小说人物的服饰描绘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史话,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引言、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因、服饰与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关系、服饰美学观、结语等五个主要部分。引言主要揭示张爱玲小说服饰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现状等问题,认为关
-
论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崔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文化内涵
流变
形象模式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女性意识为基础和核心的女性文学的出现,使得文
学视界和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也使得文学迈出了向着完美方向发展
的重要一步。女性用细腻纤微的感情不断反思自己、超越自己的同时,始终
注目男性中心话语的主流世界,试图完成对菲勒斯神话的瓦解与颠覆。“性别”
的引入成为九十年代的女性小说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反映出一种不无策略
性而又关乎根本的学术意识。“性别”视角更强调两性密切关联、互为参照的
关系,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同时关联着对男性的研究、对人类
-
“家”里的女人——论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晓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小说
自由
现代文学
女性
-
描述:
家族小说是中国小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族小说是一种以家族为描述对象的小说类型,它通过描述波澜起伏的家庭故事,通过展现家族成员人际关系的变迁、生活命运的变化、思想行为的变化,由此反映整个社会的发展前进,以及身处在时代风云变幻大背景下人们思想的轨迹。家族小说通过描写家族环境的变化、家族成员思想行为的变化反映深厚的社会时代内涵,反映中国文化的发展。家族在中国历史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中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这决定了家族小说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漫长而久远。在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现代家族小说具有十分重
-
理查生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以《帕梅拉》为个案
-
作者:
李文婷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帕梅拉》
反抗意识
局限性
-
描述:
塞缪尔·理查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创作影响了英国乃至欧洲的众多小说家。理查生的三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贞洁得报》、《克拉丽莎:一个年轻女人的历史》、《葛兰迪森爵士》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在英国乃至欧洲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作品主题多为道德教诲与劝人为善,他本人也擅长刻画人的情感和心理的微妙变化。《帕梅拉》是他的三部书信体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也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书信体小说。对于理查生小说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书信体小说艺术、心理描写、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小说技巧、女性主义和感伤主义
-
家庭天使——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笔下的女主人公
-
作者:
张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家庭天使
男性至上
维多利亚时代
愤怒天使
-
描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受欢迎的天才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小说,诸多短篇小说和杂文。狄更斯小说在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它的魅力经久不衰。
狄更斯在评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同时代和后代作家及评论家的敬仰,关于他的传记与评论举不胜数。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对狄更斯小说中女性人物以及她与男性的相互关系进行专门研究的很少。今天,随着性别研究的不断发展,对这个方面作专门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狄更斯对女性的态度如何?他在小说中怎样
-
越南范氏怀与中国王安忆女性小说比较论
-
作者:
陈氏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民族精神
范氏怀的小说
个人关怀
王安忆的小说
女性命运
比较研究
小说艺术
女性文学
-
描述:
范氏怀与王安忆是越中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虽然王与范属于两个国家不同文学的作家,但她们的作品都从民族的深层文化去表现生活挖掘人性。而从越中的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女性文学发展的路向来看,则呈现出一些相似性的因素。首先越南与中国都处于亚洲儒家文化圈且边界相连的国家。所以两国民族文化深层里有某种相通性。再次,越中两国人民之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友谊关系,都同样经过二十世纪历史风云,在外邦威胁国家主权之际都坚强地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随着政治历史的演变两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另外一个文化体系的影响。再到
-
生命中永恒的话题:女人和金钱
-
作者:
郝昕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金钱和女人
悲剧
-
描述: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被誉为“爵士时代的天使”。在短暂而坎坷的一生中,他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178部短篇小说。他在作品中大量融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二十年代关国社会的浮华与喧嚣,以及深藏其后的衰败和空虚。许多他创造的角色和他本人一样,追求上流社会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梦想实现个人理想,但最后他们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
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T·S·艾略特称它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小说自问世以来,被不断改编,搬上舞台和荧屏
<
1
2
3
...
10
11
12
...
17
18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