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岂其娶妻,必齐之女”:《诗经》文本中齐国公主宣姜和文姜形象解读
-
作者:
曾剑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国公主
《邶风》
宣姜
《鄘风》
文姜
《诗经》
《齐风》
-
描述:
《诗经》十五国风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大都以本国领域为界,突出某一地区女性的特点。但有一个国家的女性却因其独特身份、性格及命运被广泛地记录于《齐风》、《鄘风》、《邶风》、《陈风》中,在《诗经》“女儿国”中大放异彩,那就是齐国姜姓女子,其代表人物就是对卫国、齐国、鲁国甚至更多的国家命运有过重要影响的两位齐国“姐妹花”公主--宣姜和文姜。
-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女性人物塑造的“图式”偏离解读
-
作者:
段永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女性视角
偏离
巴特利特
解读
澳大利亚
图式
读者
作品
女性人物
-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的风格转型作品《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与作品同名的中篇故事重点刻画了两位女性独特的性格,一个孤独而骄傲,另一个则满怀梦想且为之疯狂。作品中通过一些超出传统意识和认知的描写与角色的安排打破了读者的固有图式,"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创设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凸显女性在精神层面的独立与主见。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图式是一种对"过去的反
-
论伍尔夫的第一部女性人物传记《友谊长廊》
-
作者:
吴庆宏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奥莱特·迪金森
女性意识
历史
男性视角
-
描述: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907年创作的《友谊长廊》记述了好友维奥莱特从出生到中年的生命历程,再现了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维奥莱特不同寻常的独立个性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并通过传统男性叙事的视角,暴露出传统叙事形式无法真实客观反映女性生活的事实。伍尔夫的创作目的在于力图消除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影响,把女性写进历史和小说中。《友谊长廊》实际标志着伍尔夫对女性文学和历史的最初探索。
-
元明戏曲作品对明清女性情感的影响
-
作者:
陈婷婷
来源:
情感读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明代戏曲
女子无才便是德
《牡丹亭》
元杂剧
戏曲作品
女性人物形象
杜丽娘
描写对象
戏曲家
-
描述:
王国维说:"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 [1] 而女性在戏曲作品中大放异彩、占据重要地位亦是始自元杂剧。"元杂剧或旦或末一人主唱的体制,使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了明显的性别色彩,女性人物成为
-
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发展的“中国梦”
-
作者:
邸爽
曲宏歌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梦
妇女运动
-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指导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的发展,使千百年来饱受摧残和压迫的中国妇女在取得应得的社会地位,平等享受权利等方面看到了曙光。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除了在生活上地位日渐提升之外,在其他领域也逐渐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妇女运动发展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
五四时期(1919-1921年)妇女社团的兴起及其影响
-
作者:
张楠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社团
五四时期
妇女组织
-
描述:
近代中国妇女社团从萌芽出现到成立发展分别经历了:萌芽胚胎期、生长繁荣期、趋近大众期及曲折奋斗期等不同阶段。其中,五四时期的妇女社团处于趋近大众的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本文拟从经济基础形成、社会思潮渲染、妇女运动影响及社团文化熏陶等四个主要因素,对五四时期妇女社团的兴起及其条件作具体考察,并分析其在近代中国妇女运动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对社会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巾帼建功正当其时:中央国家机关“三八”妇女节活动一览
-
作者:
马莉
来源:
紫光阁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妇联
巾帼建功
国家机关工委
网球比赛
新型城镇
“三八”节
住房供应体系
中央国家机关
妇女组织
-
描述:
“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开展巾帼建功主题活动的通知》,第一次赋予“三八”妇女节活动鲜明的主题。3月5日下午,在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妇工委承办的中央国家机关女司局长(全国妇联执委)“使命与担当”主题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意义思考
-
作者:
袁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9世纪英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最早的国家,在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迅猛而全面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女性文学迅速崛起,并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形成了近代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女性文学繁荣景象。本文对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发展特征及女性意识进行探讨,剖析其社会意义与影响。
-
高校女医学生人文情怀建构方法研究
-
作者:
安玮娜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文情怀
女医学生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医患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已迫在眉睫。医学生中女性占据了绝大多数,教育和引导好女医学生意义重大。本文以女性文学批评为视角,以女作家的人生和创作体验为范本,尝试从“孕育”、“母性”、“坚忍”三个主题的文学作品切入,通过鉴赏品读,探寻女医学生人文情怀建构的有效途径。
-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牡丹亭》女性评点研究述略
-
作者:
赵雅丽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研究综述
女性评点
-
描述:
《牡丹亭》的女性评点是《牡丹亭》研究中的一大亮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牡丹亭》的女性评点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解析。文章从吴吴山三妇本的研究、《才子牡丹亭》的研究、《牡丹亭》女性评点的整体关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牡丹亭》女性评点成果进行了爬梳整理,希望对《牡丹亭》的传播史、评点史及女性文学史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