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
-
作者:
沈红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2005年10月16-19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河南大学文学院与洛阳师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开封、洛阳两地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位专
-
男性话语观照下的女性叙事——从《午梦堂集》看晚明上层家族对儒家话语权威的超越
-
作者:
秦晓红
刘秀丽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女性作者
男性话语
家族
社会性别理论
观照
晚明
女性叙事
《午梦堂集》
儒家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午梦堂集》这一叶绍袁所编而多出自家中女性手笔的诗文集的分析,运用叙事学、社会性别理论和范畴,特别探讨了叶、沈一家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作者们是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对儒家话语权威进行超越的。
-
跨越式发展与本土经验——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十年回顾
-
作者:
魏国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十年回顾
跨越式发展
本土经验
-
描述:
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体系逐步成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课程与教材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些特色,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正在成为人文社会学科中一个新的综合交叉学科。
-
俗世化与个人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元化女性写作中的主流倾向
-
作者:
王传满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俗世化
个人化
女性写作
-
描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转型,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九十年代,新写实主义的日常叙事和个人化的躯体写作,占据女性文学的的主流。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关系研究
-
作者:
吴涤
红秀梅
蒋英俊
李志平
臧桐华
来源:
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相关性
骨矿物质密度
BMD
多态性
ER
-
描述: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女性骨密度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对288名女性研究对象进行腰椎及股骨扫描,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ER基因PvuⅡ和XbaⅠ两多态位点基因型,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腰椎2~4及股骨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显示ER基因的Xba I位点XX基因型与腰椎2~4的骨密度增高呈显著性相关(P=0.045);在调整环境危险因素后ER基因单倍型与腰椎及股骨骨密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基因Xba I位点多态性
-
美国黑人女性创作语境在国内沃克、莫里森研究中的缺失
-
作者:
唐红梅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性创作语境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群体
沃克
莫里森
-
描述:
在国内沃克、莫里森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之际,本论文回顾两位作家创作的研究历史,在肯定研究成就的同时,着重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而指出不足之原因正在于研究界对研究对象创作语境、研究语境重视不够,其具体表现为没有认识到黑人女性作家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成绩突出的群体,忽视了这一群体在美国黑人文学、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没有探讨沃克、莫里森在这一创作集体中起到的带头作用。本论文认为,黑人女性文学和黑人文学研究视野的纳入,则可以为沃克、莫里森创作研究的深入发展搭建新的研究平台。
-
论《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追求自我实现的主题
-
作者:
张祥亭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物欲
《嘉莉妹妹》
精神追求
新女性
-
描述: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他视客观真实为创作原则。这股新鲜的空气使美国小说从维多利亚时代豪威尔斯那种谨小慎微、温文尔雅的风格转到了开诚坦白、直言无畏、充满生活激情的风格,而德莱塞则作为一位开拓者载入了美国文学的史册。《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的是农村少女嘉莉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明星宝座的过程,细腻地描写了嘉莉的生存景观及心路历程。自从小说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们便一直关注这部作品,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对这部小说
-
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
作者:
喻菡蕊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忍受和逃避
性压迫
精神扭曲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容忽略的天才女作家。为了追求文学梦想,她放弃舒适富有的生活,选择坎坷多难的人生道路。她体验各种生活,享受别人无法享受的快乐,经受别人不曾经受的痛苦。这终于成就了她的几十篇精致的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本文从曼斯菲尔德众多短篇小说中精选出十二篇,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揭示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主题。
第一章介绍曼斯菲尔德的生平与创作,说明她个人经历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作
-
越南范氏怀与中国王安忆女性小说比较论
-
作者:
陈氏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民族精神
范氏怀的小说
个人关怀
王安忆的小说
女性命运
比较研究
小说艺术
女性文学
-
描述:
范氏怀与王安忆是越中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虽然王与范属于两个国家不同文学的作家,但她们的作品都从民族的深层文化去表现生活挖掘人性。而从越中的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女性文学发展的路向来看,则呈现出一些相似性的因素。首先越南与中国都处于亚洲儒家文化圈且边界相连的国家。所以两国民族文化深层里有某种相通性。再次,越中两国人民之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友谊关系,都同样经过二十世纪历史风云,在外邦威胁国家主权之际都坚强地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随着政治历史的演变两国本土文化又深受另外一个文化体系的影响。再到
-
明确目标 开拓奋进 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兵团工会、妇联党组书记蒋建勋在兵团妇联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
作者:
蒋建勋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重要作用
兵团
新型
屯垦戍边
建设现场
经济发展
妇联工作
妇女组织
推进
-
描述:
一、努力把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伟大实践中来 兵团现有70多万妇女群众,其中有60%以上的妇女生产生活在农业一线,妇女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团场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团场社会稳定和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能否把兵团广大妇女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事关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大局.各级妇联组织一定要把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