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原始生命力的寻求—苏童创作的内涵研究
作者: 刘友谊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始生命力   大母神   苏童   原型   父神  
描述: 1977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逐步走向辉煌,到了八、九十年代,到达了巅峰。时代浓厚的文学气息,加上南方人特有的对语言细腻的感觉和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让苏童进入文坛伊始,就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他最先以先锋姿态为人们所知,从创作体式和语言运用上对传统文学创作进行了一次全新的革命。从此,先锋和苏童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苏童是一个不满足于自我并时刻尝试超越自我的天才作家,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他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新历史主义系列”、“红粉系列”、“香椿树街系列”等小说,为苏童的创作增添了更为丰富的
德拉布尔小说中的自我指涉现象
作者: 王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白桦尺蛾》   《夏日鸟笼》   德拉布尔   自我指涉   《磨砺》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当今英国文坛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后现代主义盛行之际,玛格丽特却因其现实主义小说而独树一帜。曾经在一次访问中,她说道:“我宁可尾随一个伟大的传统,也不愿站在一个新潮流的前头”(张中载,1997: 208)。直到现在,德拉布尔已经发表了十七部小说,十篇短篇故事,四个剧本,六本评论集,五部编著以及文章若干,在学术界享受相当的声望。作者在读过德拉布尔的小说之后发现,大多数德拉布尔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尤其是那些知识女性,都有高学历并且有着不错的工作。在这些主人公当中,年龄跨度从刚毕业的青年到已
水浒小说研究
作者: 宋金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主旨   水浒小说   人物   题材   结构  
描述: 水浒小说是指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作品。水浒小说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对水浒故事的加工与创造,水浒小说的代表作是《水浒传》。由于《水浒传》的巨大魅力,研究者往往把《水浒传》以后的水浒小说看作是《水浒传》的续书。因此,以往的水浒题材小说研究实际分为两块,即《水浒传》研究和《水浒传》续书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水浒小说研究把水浒题材的小说作品视为对同类题材的不同处理,以作整体的把握,是完整意义上的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研究。这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视角的新转换。通过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继
女性镜像: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对女性身份的塑造
作者: 王彩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镜像   镜像理论   女性身份   女性主义  
描述: 关于女性镜像有诸多的理解,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女性镜像,特指通过电影媒介所塑造出的带有独特社会文化内涵和历史阶段性特征的女性的视觉影像。电影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女性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一直是电影批评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21世纪这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女性在社会地位、生活状态、人身权利等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进,女性形象越来越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来,各种研究方法如女性主义、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等等都被运用到电影的研究中。然而对电影中女性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现象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女性观
作者: 李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女性观   斯特林堡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一名杰出的剧作家、小说家和自传作者,斯特林堡的创作灵活多变,其创作艺术技巧上的先锋性与现代性,使其在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堪称瑞典现代文学之父。引起注目和争论的是斯特林堡对女性的态度。其不断变化的女性观和其创作思想发展同步。透过其不断发展的女性观,可以看出斯特林堡的创作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在同时代的作家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斯特林堡女性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童年的经历、家庭环境的压抑及对母爱的渴望造成了幼年斯特林堡的双重人格,自负与自卑,谦虚与虚荣。这种双重人格决定了他对女人的矛盾心态和生
浅析《洛神赋图》与《簪花仕女图》
作者: 朱世荣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飘逸   仕女   丰肥  
描述: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科,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在仕女画发展的过程中,表现题材不但扩展,从节妇、烈女到社会的各个阶级的女性形象。各个时代的艺术家结合时代和自身对美的感悟塑造不同身份、境遇的女性形象,展现出异彩纷呈的风格面貌。魏晋的仕女画和唐代的仕女画是传统仕女画开始发展和走向繁荣的时期。作为魏晋与唐代这两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洛神赋图》与《簪花仕女图》在仕女画坛上绽放出夺目的光辉。作品倾注了时代的审美理念和哲学思考,体现出了画家的智慧技巧、艺术思想、品德修养。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从三部分阐述了《洛
穿行在历史潮流中的乡土写作:周大新小说与20世纪20、30年代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刘从中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性   周大新   乡土文学   社会转型  
描述: 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无疑经历了又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农村的变化无疑是最为深刻、激荡和剧烈的。这一急剧的社会变革激发了周大新乡土小说创作的激情,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以往对周大新小说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作品的乡村意识、民俗叙事特征、地域特色、创作理念以及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探索等层面。本文力图对这一固有的研究框架有所突破,通过回顾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考察周大新与其内在的关联,从文学背景和社会变革等方面,将周大新小说创作与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文学创作进行
当代文化语境下女性身体的规训与反思
作者: 李兰祥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   影像   审美观念   规训   美术形象   女性身体  
描述: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制度下,女性身体的图像表征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文化地位。绘画作为这种表征最典型的体现,像一本描绘历史的画册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身体在文化话语权的规训下所展现出的不同面貌。二十世纪短短的一百年,是中国女性身体表征变化最频繁的一百年,它宣告了传统女性身体规训的寿终正寝和女性身体自由伸展时期的到来。通过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形象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围绕女性身体变化着的文化意识形态。在这段时期里,有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月分牌年画,有追求社会革命时期的铁姑娘形象,还有九十年代以来女性身体的性态张扬
女性意识:喧嚣之外显悲音: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的创作为例
作者: 谭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王安忆   卫慧  
描述: 二十世纪初八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给久久处在男权话语中而迫切寻求能表现自我的独立话语的女性作家带来了更多女性文学可能性生发的希望,得到了她们广泛的认同和响应。本论文选取了三位在写作地域、写作对象方面有相似性,在时间上有一定延续性的的三位作家张爱玲、王安忆、卫慧的创作为例,以期在对三位女性作家进行历史性比较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做出自己的阐释与思考。论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三位女作家笔下的人物群像与物质世界的独特风景,通过比较三位作家
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
作者: 邢月梅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港台言情小说   主体身份   性别权威   女性主义叙事   声音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掀起一股港台言情小说热潮,文学批评领域从叙事学角度对港台言情小说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叙事视角出发,探寻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的叙事特点,从叙事的模式、声音和话语以及视角方面入手,分析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此叙事中体现的女性权威的解构和重建以及女性主体身份意识的确立,发掘其中的女性话语及其隐含的声音。本文分为导论、正文(共三章)和结语三部分。导论部分概述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研究概况,并指出以女性主义叙事分析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研究价值、创新点和意义。第
< 1 2 3 ... 9 10 11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