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四”及20年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与符号表征
作者: 逄增玉   孙晓平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中国形象   新文学   表征  
描述: "五四"及20年代的现代文学作品,皆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言说和描写国家与地方乡土形象。作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作,鲁迅的小说以故乡为中心能指符号,具象而隐喻地通过一系列空间物象展示中国形象的否定意义。浪漫主义的创造社诗人郭沫若则通过动物性形象与女性形象隐喻中国形象,这种隐喻的背后和深层是对设计和再造"新中国"的自信。闻一多则亦以社会性与自然性物象、积极和消极的两级对立情感对中国形象予以描绘,内里自有诗人思想的积淀。而受社会进化论与救亡思潮影响的郁达夫与老舍等小说家,也在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织中,对真实与想象的中
论唐宋应制词
作者: 刘荣平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风   应制词   词体  
描述: 帝王或朝廷往往以命人应制的方式直接推动词的创作。唐宋应制词长盛不衰的原因首在于帝王需要娱乐,其次是颂升平、美风俗的政治导向。早期应制词表现出由诗向词演进的轨迹,对词体的正式确立有特殊意义。唐五代应制词较为集中地描写宫廷生活以及塑造宫廷女性形象,对词的香艳本色特征具有凝定作用;徽宗朝为主体的北宋应制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主要向俗与谑的方向发展;孝宗朝为主体的南宋应制词,仍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在词风上显现出雅俗共赏、避俗趋雅的追求。这一特殊的词体与宫廷文化环境息息相关,随之而变。富艳精工是
《简爱》中人物的特点分析
作者: 杨谦   来源: 城市地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简爱   特点  
描述: 《简爱》中塑造了一位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思想性格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自小父母双亲病亡,长期被寄养在她的舅舅家中,但祸不单行,舅舅过早的离开了人世。在舅舅家没有了亲人的关怀,自小感受不到家庭中应有的温暖,反而受到了舅妈的羞辱和虐待。简爱的个性倔强,无法忍受长期的这种生活状态,当她逐渐长大后,她决定离开这样的家庭环境,自力更生。在桑菲尔德山庄简爱遇到了她一生的爱人罗切斯特,是她工作的雇主,亦是她深深爱的人。她选择自由的追求自身的爱情幸福,但当命运多舛的简爱以为从此可以与罗切斯特长相厮守的时候,突然发现她深爱的主
鲁迅笔下没有配角
作者: 张驰   来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鲁迅   配角   母亲   豆腐   形象分析   作品   女性形象   二十年   西施  
描述: 鲁迅的作品魅力非凡,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那样的鲜活生动,都蕴贴在肺腑,久贮于心间。 小说《故乡》中有两位女性形象:母亲和杨二嫂,她们的光芒并没有被所谓的主角淹没,随着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咀嚼,反而更为醇厚隽永,只能说在先生的作品里是没有配角的! 母亲的着墨不多,对她出场的描写是“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她“迎”、她“高兴”都在情理之中,可她要把“凄凉”“藏”起来,是因为她了解儿子在外谋生的辛酸与苍凉,她历经了家族破落的痛苦和震荡,但无论自己有多痛、多伤,决不能把这
近五年来国内美国华裔小说研究综述
作者: 唐扣兰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手法   主题内容   人物形象   意象符号   美国华裔小说  
描述: 近五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华裔小说的研究继续得到了推进。从主题内容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重点论述了美国华裔小说蕴含的族裔身份意识、中国的文化观念以及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或融合关系。从人物形象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别解读了美国华裔小说里的父亲形象、女性形象、华人形象和中国人物形象。从意象符号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析了特定的物象"骨"、"香港"、"唐人街"和"铁路"。从艺术手法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阐释了美国华裔小说的主要书写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美国华裔小说的其他内容进行了研究。
文情并茂凄婉动人:《莺莺传》莺莺书信之解读
作者: 张璇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莺莺   书信   《莺莺传》   内心世界  
描述: 元稹的<莺莺传>是唐传奇中的名作,多数学者都从其人物形象、爱情悲剧成因、作者创作心态等方面来作为<莺莺传>研究的核心,但却很少有人仔细分析过出现于作品中莺莺致张生的那封书信.这封动人心弦的长信,不仅显露了莺莺的才华,塑造了千百年来让读者同情、喜爱的莺莺这个女性形象;而且成为广大读者解读、理解莺莺这个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细读文本,从内容的丰富性、艺术感染力、审美价值功能三方面,可见该书信在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复杂内心世界方面所起的作用.
闵惠芬的logo
作者: 王海   崔益军   来源: 上海采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仁济医院   一段段   国宝级   二胡演奏家   中国民族音乐   突发脑溢血   logo   冥冥之中   次见   闵惠芬  
描述: 2014年5月12日上午10:05分,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上海仁济医院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今年2月13日,她因突发脑溢血入院,经过整整3个月的不懈抗争,这位曾在1981-1986年间历经6次大手术15次化疗最终奇迹般痊愈的国宝级艺术家,这次未能抵御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召唤。央视在当天播报闵惠芬大师去世消息时说:她是中国民族音乐领域传奇人物,在中国二胡史上开辟了一个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闵惠芬时代"。第一次见到闵惠芬,是在上个世
高雅中的卑贱与平凡中的高尚:《马丁·伊登》中罗丝与丽齐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杨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阶级地位   自我实现   价值观  
描述: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主人公青年水手马丁伊登为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而奋力拼搏成为一名作家。最后因从罗丝身上看到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而选择自杀。一直深爱马丁的丽齐同样也因为自己和马丁之间的鸿沟而选择放弃爱情。罗丝和丽齐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代表,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与世界观,也采取了不同方式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待爱情的方式也颇为迥异。她们的女性形象深刻的体现了作者对美国梦破碎的绝望和对无产阶级崛起的期盼。
《西辽记》与许鸿磐的历史剧特色
作者: 冯文龙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辽记》   许鸿磐   历史剧  
描述: 《西辽记》是清代许鸿磐创作的历史剧,被收入其《六观楼北曲》,以金灭辽之后西辽君臣延续辽统的事迹为题材,塑造了耶律大石、萧斡里剌等英主贤臣的形象,以及萧塔不烟、普速完两位性格迥异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在清代“华夷一家”的观念之下,作者以少数民族政权为表现对象,着力强化了国家矛盾与忠奸对立,通过罗列历史典故,使整部作品笼罩在沉郁厚重的历史氛围中。通过失国之悲与复国之难的描写,作品的悲剧意识也得以凸显。由此可以看出许鸿磐历史剧创作中以史为据而不拘泥于史事的特征。
李安:网易让你有态度
作者: 何映宇   冷麟彦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安正   万事达   市场部总经理   品牌广告   新民周刊   媒体品牌   个人思考   黑框眼镜   移动化  
描述: "激发每个人思考,态度就在你身上。"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网易的态度,已呼之欲出。和大导演同名短发、黑框眼镜、说话干脆利落,干练的职业女性形象。现在担任网易门户市场部总经理的李安正在为12月10日即将举行的网易第一届"有态度"人物盛典而忙碌。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在宝洁任职7年,2012年5月她进入网易,分管市场部。一走马上任,她就想将网易门户市场部变成一个真正能够塑造网易媒体品牌的部门。在她看来,网易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网易,从而网
< 1 2 3 ... 1632 1633 1634 ... 1690 1691 16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