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主体   90年代   女主人公   张艺谋   独身女人   电影作品   传媒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屈雅君90年代中国的电影市场,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经历了一系列令人难辨方向波动后,才现出一个大致轮廓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至少有三道不同的风景交替呈现于银幕之上。第一类是肩负着政治使命的,处于权威地位的,掌握着主...
从青春传记到70后群像:杨帆绘画中的70后女性形象
作者: 朱其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青春   杨帆   承上启下   群像   传记   绘画   女性形象  
描述: 70后艺术在1990年代末崛起以后.一直是众说纷纭。不管如何评价.至少说明一点.即所有评说的人.事实上都将70后艺术放在一个能否担当承上启下的重任这样一个位置去讨论。[第一段]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玫瑰门》   20世纪   陈染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私小说”  
描述: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90年代劳伦斯研究综述
作者: 张涛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研究方法   研究者   劳伦斯作品   象征艺术   研究综述   现代主义   劳伦斯   女性形象   死亡与再生  
描述: 劳伦斯研究在中国:90年代劳伦斯研究综述
当代最新作品点评 主持人的话
作者: 邵燕君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风声》   《扶桑》   《人民文学》   《空山》   东方女性   当代文学史   作品点评  
描述: 本期有几部重要长篇推出。《人民文学》继去年的《风声》之后,在三、四期连续推出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和阿来的《空山》(第六卷,终结篇),看来,一直以发中短篇为主的《人民文学》已决意参加长篇的角逐。作为《空山》的收官之作,阿来将气韵贯彻至终,使《空山》成为90年代中期以来当代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得忽视的长篇巨制;继《扶桑》、《第九个寡妇》之后,严歌苓在新一部的历史长篇中继续塑造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东方女性形象,其浓艳极致的笔调、超稳定的历史观、东方特色的女性观以及概念
妇女网络:英国女性研究的观念、问题与发展史
作者: S.杰克逊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实践   90年代   英国高等教育   女性研究   国际妇女运动   网络会议   问题与发展   女性主义   姐妹情谊   行动主义  
描述: 妇女网络:英国女性研究的观念、问题与发展史
90年代国外政治理论新动态
作者: 潘世强   来源: 政治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布热津斯基   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   国际政治格局   妇女运动   政治理论   回顾20世纪   苏联解体   法西斯主义  
描述: 90年代以来,国外政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发表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有的是属于世纪之交,具有前瞻性的,即所谓展望21世纪的全球性发展的,但更多的则是回顾性的,回顾20世纪的世界政治史,自然也是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无论对苏联解体、东欧巨变,还是对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以至对主权国家和跨国组织的关系,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关系,也都存在不同意见.本文仅就管见所及,介绍若干值得注意的动态,供我国政治学界参考.
林白与女性化写作--兼论90年代女性文学的新景观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诗学   90年代   《致命的飞翔》   女作家   当代文学   女性角色   女性化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林白与女性化写作——兼论90年代女性文学的新景观○金燕玉在中国当代文坛,女性文学始终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蓬勃景象。当我们回顾20年(1977—1997)间的文学历程时,不难发现,当代文学的繁盛是与女作家的前后迭起、女性文学的欣欣向荣分不开的。从80年代到...
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一个历史轮廓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80年代   轮廓   中国大陆   现实针对性   历史   文化阐释  
描述: 一 问题的提出和说明 本文尝试对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和理论资源做出一种描述和清理。这一工作的现实针对性在于,到1990年代中期.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频繁出现“困境”、“危机”这样的字眼,这表明1980--1990年代之交女性文学批评的活力.它所提供的文化阐释和所形成的社会冲击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切换:在城市与乡野之间一一观察当下女性写作视角之一种
作者: 田泥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写作主体   80年代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写作视角   城市   文学实践  
描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写作就一直在城乡之间切换。可以说,这种城乡之间的切换,是观察8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自90年代以降,由于所处语境、场域的变化,也由于自身经验、审美的变化,女性写作主体逐渐从对西方女性理论及写作的模仿、誊写中走出来,从对女性心理乃至生理的沉迷中走出来,更多地将目光投注到沉重的现实中来,开始探索更具本体性的女性文学实践。因而,这种城乡之间的切换,在女性写作中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并取得了一定实绩。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