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注视: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思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电影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根基,性别塑造着人们的阅读、思维、语言和生活。它将人们划分为不同阶层,决定着权力的归属,作为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加以巩固。本文将性别与电影结合,旨在通过挖掘女性与男性以及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来研究20世纪90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方法主要建筑在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由劳拉·莫尔薇开创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之上本文研究了近50部20世纪90年代广受欢迎且颇具影响的美国电影,其中多数为好莱坞主流获奖影片,也有几部独立制作。无论是在女性电影还是在
从“好男人”到“小男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马鸿龙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中国家庭伦理剧   嬗变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从1958年《一口菜饼子》播出至今,电视剧在我国己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50多年的发展使得电视剧成为最受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电视剧的一支,家庭伦理剧因其关注平民生活、直面社会现实的特点,深受观众的追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收视热点。但是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注于女性的发展状况,例如在探讨文学艺术和媒介文本时也多讨论其中的“女性形象”,很少认真考虑这些文本中的“男性形象”。事实上,自女权运动以来,男权制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家庭伦理剧中的男性形象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巨
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新英   来源: 港航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领域中官场小说渐次多起来。作为传统的文学题材,官场小说有着特殊的书写空间,其中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因子。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就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勾勒的女性形象进行汇总和解析,旨在凸现官场这一特殊文化空间对女性的塑造与影响,呈现该类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等缺憾。
男性权力场域中的女性叙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为例
作者: 苏思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女性叙事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属于典型的男性化权力叙事,在男性权力场域中却塑造出诸多风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女性叙事角度入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旨在比较分析女性人物形象差异,并分析研究男性权力叙事话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控制。
男性权力场域中的女性叙事
作者: 苏思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女性叙事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属于典型的男性化权力叙事,在男性权力场域中却塑造出诸多风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女性叙事角度入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旨在比较分析女性人物形象差异,并分析研究男性权力叙事话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控制。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作者: 曾丽华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   20世纪90年代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九十年代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问题   20世纪90年代   人物形象   女性  
描述: 九十年代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主体”的成长与“革命”的在场——1910~1950年代上海主流商业女刊呈现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宏   王景强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上海   “革命”   在场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50年代   商业  
描述: 问题的提出 对我国近代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叙事,常见“压迫-反抗”的模式。这一状况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明清妇女史专家高彦颐(Dorothy Ko)《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一书的出版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部著作明确采用了琼·斯科特的“社会性别”框架,作者高彦颐在绪论中开宗明义,批评“五四妇女史观”把传统社会的妇女塑造成了僵化的“受害者”的刻板形象。
论张欣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慧琳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社会变迁   时代气息   都市女性形象   张欣   都市社会   20世纪90年代   都市小说  
描述: 张欣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眼光与经历书写着从传统至现代的社会变迁,并在广州创作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起,她以都市职业女性为题材,对都市女性进行多方面阐释,反映当时的时代气息,凸显了女性在都市社会中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在此期间女性意识的觉醒。一、都市女性形象的分类张欣笔下有很多自立自强的都市女性,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聪明,有主见,不依附于男人,但常常单身寂寞,有着对家庭与事业的矛盾,一旦对情感失去期待,事业就成了精神寄托。
90年代女性另类文学分析
作者: 王粤钦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特征   自恋心理   写作方式   写作姿态   陈染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安妮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个性极其张扬的年代,秉承80年代女性文学的光荣,90年代女性文学走向了梦想。90年代的女性作家们,不再像以往时代的女性作家们那样忌讳或惧怕自己的女性符号,而是以她们独有的深刻的女性人生体验,“沿着一条边缘的路径潜心行走,并进而向文化的中心地带迂曲徐缓渗透,执拗揭密解说着一部人性或说是女性的心灵史。”(徐坤《双调夜行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