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20世纪30年代前后都市文学中的一类女性形象
-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30年代
-
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并形成小高潮之际,一批都市女性形象——性感尤物、女强人、拜金女和妖女等作为现代符号,出现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一些被后世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作家借助这一类女性形象,在小说中表达了他们对现代的独特感受,在文学中生产现代生活的意义;而同时,作为载体的女性形象也在以一种变形的方式,解说女性现代意义的生成,以及两性关系的变化和重建。
-
20世纪30年代都市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探讨
-
作者:
陈娟
刘浪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女性形象
20世纪30年代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的都市文学因其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因素,作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不同的作家笔下塑造出了不同的都市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或是时髦的摩登女郎,或是现代都市人纵情享乐浮光掠影的表征,或是现代都市人对都市生活压力深感苦闷失意的典型,或是在男权主导下之女性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象征。透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窥探到现代都市文明的进程、女性自我解放的历程以及都市发展对中国现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
-
20世纪3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研究:以《开明国语课本》(高小)为个案
-
作者:
刘聪慧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倾向
语文教科书
20世纪30年代
-
描述: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作用,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受到师生的一致重视,它在内容上更多地反映社会、反映生活、体现文化,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是反映和传递性别文化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渠道。本文将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个案,针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性别差异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和文本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性别倾向作为研究重点,对20世纪30年代小学语文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开明国语课本》由开明书店出版、叶圣陶编写,文章首先梳
-
对20世纪30年代《玲珑》杂志中的服饰信息研究
-
作者:
张旻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海
《玲珑》
杂志
服饰
20世纪30年代
-
描述:
《玲珑》作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版的重要女性期刊,其包含的服饰信息充分反映出这一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玲珑群体”在服饰品类、服饰观念和着装形象上的特点。《玲珑》中的服饰信息是中国服装史学领域用来研究民国时期特定女性群体服饰面貌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素材,有助于全面地展现民国时期各社会阶层服饰的复杂面貌,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民国时期服饰史研究的更加细致和重要的补充。目前未见有专门针对1931至1937年的《玲珑》中所包含的服饰信息的系统研究。本文以《玲珑》中的服饰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中的服饰信息进行收集,并根
-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
-
作者:
李子云
陈惠芬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时代美女
外在形象
形象的历史
摄影术
月份牌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20世纪30年代
闺阁女子
-
描述:
谁决定了时代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