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歧视下的反抗与新生:《紫颜色》中索菲亚形象分析
作者: 陈晶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女权主义   黑人女性   索菲亚   女性文学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通过对一系列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揭示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的觉醒和反抗,其中反抗意识最为强烈的便是索菲亚这一人物。索菲亚是传统黑人男性眼中黑人女性的“异类”,她面对黑人男性和白人的压迫奋起反抗,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尊重以及不掺杂任何歧视的纯粹的爱情。她用自己的言行向广大的黑人妇女宣告:若想获得自由和独立,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服从”。
Black Women’s Body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Morrison’s Novels
作者: 应伟伟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构建   黑人女性   身体   莫里森   托尼·  
描述: 本论文是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体的系统的综合研究。通过对其九本主要小说的系统解读,指出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自我的呈现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分别从种族、空间、话语的维度对黑人女性身体作了深度刻画。由此,论文探讨了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旨在说明身体作为人的感性生存的重要途径,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对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托尼·莫里森(1931-)于20世纪60年代末初登文坛,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其对美国黑人生活的观察敏锐,展现出一幅幅绚烂壮阔
重塑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慈悲》
作者: 郭新利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自我意识   重塑   黑人女性   母爱   姐妹情谊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都在为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悲惨地位呼吁,抗争。在白人作家的笔下,黑人女性总是一成不变地被描述成忠诚老实的黑人保姆、繁殖机器、懒惰的社会福利寄生虫,以及淫荡的妓女。这些负面形象使得黑人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试图以黑人女性视角分析这几位女性分别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阶级偏见等压迫下各自的形象和她们的情感经历,揭示了与白人笔下传统形象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她们勇敢地追求身体和精神上的自由,追求自我,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利,崇尚独
佐拉.尼尔.赫斯顿对艾丽丝.沃克的影响力研究:以《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为例
作者: 张春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黑人文化传统   呼唤   佐拉.尼尔.赫斯顿   黑人女性   应答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都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女作家。赫斯顿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作家。她在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美国黑人妇女遭受双重压迫的生存困境,并积极探索其获得解放的有效途径,这一发现唤起了世人对黑人女性生存问题的关注。同时,她将大量的黑人民俗元素融进自己的小说创作,挖掘其潜藏的文化文化精神和文化人格,真实再现了美国南方黑人民众淳朴、自足的生活。书写了健康的黑人形象,彰显了黑人文化作为另一种形式的主流文化的独特魅力,表现了作者对黑人文化的热
精神生态视阈下《宠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籍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情节   《秀拉》   精神生态   托尼   黑人女性   《宠儿》   普利策文学奖   《所罗门之歌》   白人文化   莫里森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1970年,莫里森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之后她又相继创作了《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等作品。其中《宠儿》是她文学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不仅为她赢得了1988年的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也让她在1993年
从《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设置探析沃克的“妇女主义”
作者: 宋明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族平等   妇女主义   威尔斯   妇女文学   《紫色》   美国佐治亚州   女权主义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民权运动  
描述: 艾丽丝·沃克于1944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7岁进入斯帕尔曼大学学习,时值美国的民权运动蓬勃发展时期,沃克随即投身于反对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的运动之中,十多年后她在任教的威尔斯利大学首设妇女文学的相关课程与研究,并担任《女性》杂志的编辑
简析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设置
作者: 李玉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群体   自我异化   主流文化   白人   秀拉   小说创作   黑人女性   莫里森   女性形象   美国黑人  
描述: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于1931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洛里恩城,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曾为白人家的帮佣。在莫里森生活的19世纪,美国黑人在地域与文化的断裂中经受着白人主流文化的异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与家庭背景中成长的莫里森逐渐认识到,修复美国黑人文化的断裂、注重黑人团体共存是破解这一异化境遇的必然追寻。莫里森在霍德华大学毕业后进人康奈尔大学研修沃尔夫和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这对于其小说创作中的
从文化角度评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武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确态度   生活方式   美国黑人文化   母亲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文化角度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 一、前言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写于1973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不同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待百衲被等家庭日常用品截然不同的态度。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母亲、大女儿迪伊和小女儿麦琪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她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三类
从珍妮隐约的经济地位看其模糊的独立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张彩波   来源: 黄海学术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茶点   赫斯顿   模糊   经济地位   黑人女性   女性形象   珍妮   女性自我意识   经济基础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20世纪著名黑人女性小说家佐拉·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在21世纪的今天仍是拥有广大读者群的经典之作。赫斯顿留下的文化遗产成为弗罗里达州的文化旅游的核心项目之一。《他们眼望上苍》小说的电影戏剧版本在美国引起巨大的轰动,这也充分说明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小说女主人公珍妮成为黑人女性的重要代表。
革命的女斗士,历史的记录者:艾丽斯·沃克《梅丽迪安》的文本解读
作者: 常丽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文本解读   黑人女性   白人社会   白人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艾丽斯·沃克   迪安   民权运动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但小说是她创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沃克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先后刻画了30多位黑人女性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怀。艾丽斯.沃克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基于她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她既要表现一个以白人为中心的社会中黑人的境遇,又要表现一个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