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黑人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26 条
-
简析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成长
-
作者:
陈牧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黑人女性形象
男性意识
-
描述:
美国的黑人文学在20世纪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从60年代起,随着一些黑人女性作家的不断崛起以及她们作品的迭出。她们不再停留在控诉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与压迫,而是从独特的角度描写女性经验,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揭露性别歧视,或者主要反映黑人妇女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斗争。在她们的不断努力下,美国黑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才开始一步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
追寻:对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的人物分析
-
作者:
陈恋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追寻
黑人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本文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形象,迪伊接受过高等教育,如今"衣锦还乡",来看望仍旧生活在偏僻乡村的母亲和妹妹玛吉,三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探讨了美国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
赫斯顿与沃克: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对“母”与“女”——兼谈美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刘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先驱。她是第一位以黑人妇女为主人公 ,并以表现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争取解放为主题的黑人女作家 ,为当代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建立了框架。艾丽斯·沃克积极地继承并发展了赫斯顿留下的黑人女性文学遗产。对佐拉·尼尔·赫斯顿与艾丽斯·沃克———这对横跨半个世纪的“母”与“女”———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旨在展示黑人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继承与发展的轨迹
-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任丹丹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文学
莫里森小说
美国作家莫里森
-
描述:
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黑人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及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黑人文学中,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独树一帜,成为深受读者和研究者青睐的代表。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个事实轰动了世界,这个描写黑人女性命运的黑人女性作家得到了认可,她成为20世纪第一位获得此奖的黑人女性作家。作为黑人女性作家,她所关注的是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困境,展现的也是黑人女性饱受种族歧视、性别压迫、文化冲突的故事。正因为莫里森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女性的形象,她的小说在研究界得到了广
-
身体政治与身份重塑-莫里森小说《秀拉》中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高慧敏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重塑
多元文化主义
身体政治
黑人女性形象
-
描述: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迅速成为最杰出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身为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的作品始终植根于黑人民族文化,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揭示黑人民族的生存苦难。《秀拉》再现了黑白文化冲突下黑人女性的命运抉择。本文从文化批评视角出发,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讨《秀拉》中黑人女性身体政治与身份重塑,展示了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而思考黑人女性及黑人民族的未来。 论文主体分四部分,主要分析了《秀拉》中代表性人物海伦娜、奈尔、伊娃、汉娜、秀拉等黑人女性的身份重塑。首先,施加于黑人社区的种族歧视以
-
对托尼.莫里森小说《秀拉》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罗翠丽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叛
黑人女性形象
压迫
解放
-
描述:
许多评论家认为《秀拉》是一部有关女性主义的小说。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80年,它是指女性为争取与男性获得同等的法律、政治和家庭中的权利而进行的运动。黑人女性主义主要研究处于困境中的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身份认同并且旨在提供黑人妇女实现自我解放之路。在黑人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黑人妇女的双重身份,即黑人和妇女,使他们一直处在多重压迫之下。一批杰出的女性作家深深意识到了黑人妇女的困境并且致力于找到一条理性的黑人妇女实现自由和独立之路。托尼.莫里森就是其中之一。她是自1901年以来唯一一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
-
珀尔·克里奇戏剧创作的艺术性
-
作者:
白锡汉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在场
黑人女性主体性
黑人女性主义
表现手法
黑人女性形象
-
描述:
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性剧作家珀尔·克里奇的戏剧充分体现了她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意识。她对黑人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在场的黑人男性角色的创设、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她戏剧创作的艺术性。
-
爱丽丝·沃克《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可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价值
《紫颜色》
爱丽丝·沃克
黑人女性形象
觉醒
-
描述: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颇为重要的黑人女作家,她特别注重黑人女性的成长,积极地为黑人女性代言,提出了“妇女主义”的理念,并在其评论文集《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作出了详细的解读。沃克积极促进妇女主义思想,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实践,使她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蕴。沃克的《紫颜色》体现了妇女主义的特点,她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女性新形象,通过对这些黑人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读,不仅有利于推动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而且对黑人妇女乃至整个黑人民族的解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黑人女性,沃克对黑
-
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
作者:
赵思奇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写作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姐妹情谊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和美国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她们在批判主流女性主义霸权的同时,要求公正地看待她们在女权主义运动中的贡献。在这种文化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学院派代表贝尔·胡克斯,以其标新立异的写作风格和富有黑人文化特色的批评话语,在当今美国学院和公众话语两个领域迅速崛起,随着她国际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她著作的逐年问世,胡克斯日益成为美国评论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位在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研究领域内同样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家和批评家,胡克斯通俗化的
-
夹缝中求生
-
作者:
梁志健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歧视
善与恶
黑人女性形象
美与丑
爱与恨
生与死
-
描述:
文章探析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解读黑人世界的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生与死,关注黑人女性反抗种族、性别、文化的歧视所经历的艰难坎坷,揭示了她们追寻自我及生存意义、追求平等幸福的两难困境及其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