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鲁迅】搜索到相关结果 163 条
-
斑斓多趣 寄旨良远——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名艺术
-
作者:
程玖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名艺术
鲁迅
讽刺意味
象征意义
地方风俗民情
人物形象
小说
-
描述:
说不尽的《呐喊》、《彷徨》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进入《呐喊》、《彷徨》的艺术世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鲁迅小说中人物命名是形神兼备、妙趣横生,寄旨良远、煞费苦心的。 首先,鲁迅小说
-
“真的猛士”刘和珍
-
作者:
王全
来源:
共产党员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帝反封建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刘和珍
鲁迅
妇女运动
江西
-
描述: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他的学生刘和珍的高度评价。刘和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步学生的优秀代表,是站在反帝反封建最前列的英勇
-
劳森和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李俊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劳森
比较文学
鲁迅
社会地位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异化
-
描述:
劳森和鲁迅在各自的民族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对其作品的研究历来是批评界的热点。然而,至今仍没有人尝试将二者的小说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作一比较。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
-
金东仁和鲁迅的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之比较研究——以《弱者的悲哀》和《祝福》为中心
-
作者:
李栋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弱者的悲哀
金东仁
比较研究
祝福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这种正处于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的过渡期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软弱的封建女性所遭遇的悲哀及其反抗意识为主要题材的短篇小说占着较大比重。本论文以生活于同一时期的韩国作家金东仁与中国作家鲁迅创作
-
鲁迅视野中的女性命运
-
作者:
晏晴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蒙
鲁迅
爱情
女性解放
视角
女性
-
描述:
作为“五四”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追求的是实现人的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其中也包含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在鲁迅的一生中,他深切关注和同情女性的命运,他以强烈的爱憎触摸
-
新文化视境中娜拉幻象管窥
-
作者:
王耀文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胡适
妇女解放
思想家
资产阶级
鲁迅
女权主义
女性学
易卜生主义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新文化视境中娜拉幻象管窥
-
当下小说家对“国民性”的追寻
-
作者:
王得后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软弱性
文化关怀
创作问题
鲁迅
文学创作
爱的悲剧
小说家
民族心理
女性文学
《阿Q正传》
-
描述:
当下小说家对“国民性”的追寻
-
凌叔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梅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作家
中国新文学
鲁迅
凌叔华
精魂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里称赞她“看见了世态的一角,高门贵族的精魂”;沈从文曾评价她:“以明慧的笔,去在自己所见及的一个世界里,发现一切,温柔的写到那各样人物姿态,叔华的作品,在女作家中另走出一条新路”;
-
鲁迅笔下女性形象之我见
-
作者:
陈启杰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革命民主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
平等权利
鲁迅
女性形象
社会问题
启蒙思想家
-
描述:
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一直是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她们深受着族权、父权、夫权、神权的束缚和压迫,她们所受的苦难是最深重的。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和伟大的反封建战士,
-
迷失的女性:鲁迅与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浅析与比较
-
作者:
吴萍
来源: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现代文学史
张爱玲小说
鲁迅
迷失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现代主义文学
-
描述: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低气压”的上海,张爱玲在短短几年内,奇迹般地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传奇”小说、“流言”散文,一跃而成为上海沦陷区新起作家中最耀眼的一位。她一出现,就有一些批评家指出她与鲁迅的相似
<
1
2
3
...
12
13
14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