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长篇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陈玉霞《心祭》研究笔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楂粉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矮化密植
形象塑造
典型人物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陈玉霞
-
描述:
陈玉霞《心祭》研究笔谈编者按:陈玉霞,女,回族,1953年生,做过插队知青、工人,后上大学,读研究生班,现为临沂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1979年起发表文学作品,处女作《含着眼泪的微笑》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几年有作品集《爱之彷徨》、长...
-
蒋韵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谈片
-
作者:
刘恒
戴锦华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栎树的囚徒》
文学作品
家族小说
家族故事
语言风格
文化大革命
“个人化”
蒋韵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蒋韵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谈片刘恒戴锦华等成一从我的阅读印象来说,蒋韵过去的小说大多是写意的,比较舒朗,空白多,用一些意念来结构小说,有特点。《栎树的囚徒》这个长篇与她过去的作品比有了很大不同,写了一个家族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命运,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
-
女性生命的咏叹──评蒋韵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
-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视点
《栎树的囚徒》
家族小说
家族故事
女性人物形象
小说文本
蒋韵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原创性
-
描述:
女性生命的咏叹──评蒋韵长篇小说《栎树的囚徒》
-
女性生命的咏叹--评蒋韵《栎树的囚徒》
-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视点
家族小说
家族故事
苏柳
女性人物形象
小说文本
蒋韵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文革
-
描述:
可以说蒋韵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也就是说在她的文学写作生涯已经延续发展了十多年之后,才真正步入了自己的艺术成熟期,才真正地提炼融铸出了自我富有独创意味的艺术个性。据称蒋韵对“忧伤”这一字眼十分感兴趣,因而才特别地被毛时安先生的一篇题名为
-
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评长篇小说《天眼》
-
作者:
王欣欣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马瑞芳
天眼
爱情
传统美德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
描述:
作为女人,我更多地关注着女人写、写女人的作品,作为长期生活在高等院校的人文环境中的一分子,我更喜欢看的是反映高等院校生活的作品,所以对马瑞芳教授(回族)的作品格外的偏爱。她的作品,以学识为文,格调高雅,旁征博引,处处洋溢着书卷气,且又幽默风趣,给人以“阳春白雪”的味道。 生活阅历确定作家选择的题材,马教授作为学术圈内的人,“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冰心语),凭着对教授、学者、专家们的思想品格、生活脾性有着深切的理解和洞察,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为经、以凝重深刻的思考为纬,以自己的学问积
-
台湾当代小说中的女性
-
作者:
何笑梅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乡土小说
女作家
廖辉英
长篇小说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台湾文学
短篇小说
中国女性
-
描述:
台湾当代小说中的女性
-
一部描写土地并像土地一样浑厚凝重的力作──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研讨会纪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德发
研讨会
人道主义
《白鹿原》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古船》
中国农民
中国农村
-
描述:
一部描写土地并像土地一样浑厚凝重的力作──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研讨会纪要
-
《百年辉煌》与她的女主人
-
作者:
郝月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太皇太后
茅盾文学奖
凌力
少年
政治素质
玄烨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历史小说
-
描述:
当代众多的历史小说家中,凌力是唯一的女性,也是成就极卓著的一位.1987年,她曾以《少年天子》获茅盾文学奖,近两年又推出其新作《倾国倾城》和《暮鼓晨钟》.三部全品,一百六十万字,相对独立,连续起来却从明末崇祯三年写到清康熙十年,将近半个世纪作者将继续写下去,直写到康熙晚年,又是半个世纪,这就成了一个宏大的系统,作者谓之《百年辉煌》系列.
-
打开赵玫这本绚丽的书
-
作者:
刘晓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色的人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张艺谋
文化融合
赵玫
武则天
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赵玫(满族)拥有一个世界,一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色彩斑斓的文学世界。她的书便是她的世界里最宝贵的财富。
-
再读托尔斯泰
-
作者:
孙海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安娜·卡列尼娜
皮带
列夫·托尔斯泰
火车站
西方各国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形象
中短篇小说
-
描述:
1910年,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默默地死在偏僻的阿斯塔堡火车站。他身上仍穿着一件素色半长袍子,腰间系一根皮带,两只手斜插在皮带上。这是他的经典形象,也是最后的形象。很快,列夫·托尔斯泰死于肺炎的消息成为西方各国报纸的头条新闻。当时,他已是全世界瞩目的伟大的作家。为他奠定声誉的自然是他的作品,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