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颠覆与创造:徐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马腾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小倩   美学价值   女性意识   电影作品   女性角色   重要地位   人物形象塑造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描述: 徐克是著名的鬼才导演,他对人物形象塑造总是独具匠心,尤其在女性形象上着力颇深。徐克的电影作品,女性形象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很少有男性导演可以把女性角色塑造得这么多姿多彩、这么富有个性和生命力。本文试图通过探究香港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流变以及徐克电影的女性意识、深入解析徐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模式,发现徐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美学价值。
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形象的重塑
作者: 崔淑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白人   托妮·莫里森   重要地位   黑人女性   文学成就   作品   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她祖籍非洲,属于非裔黑人女性。在莫里森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她的家乡——美国俄亥俄州的钢城洛罩恩。1931年,莫里森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是白种人家中的女佣,然而家庭的平凡并没有造就莫里森的平凡,莫里森通过非凡的努力,终于以黑人女性文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论当代女性画家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
作者: 刘翠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时期   创作题材   重要地位   现代美术史   美术创作   色彩运用   题材选择   作品   工笔重彩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创作题材的选择1949年至1976年间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题材的选择有了新的发展,并在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在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女性画家作品。这些作品所具有的经典性,不仅反映了时代,而且代表了时代。例如,1953年姜燕创作的《考考妈妈》就是在当时新年画创作运动和改造中国画的背景下产生的。《考考妈妈》通过描绘北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学习场景,以亲切感人的手法反映了50年代初的"扫盲"运动。文革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在题材选择上注重英雄人物的塑造,在人物的造型与场景的交待上,更加追求舞台化、夸
新时期山东作家笔下的寡妇形象
作者: 王辉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作家   形象系列   新时期   封建意识   妇女解放   重要地位   审美内涵   寡妇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描述: 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诸因素的制约,在新时期山东作家的创作中,农村题材占有重要地位。从王润滋的《卖蟹》始,在十余年的创作中,山东作家塑造了大批具有个性的农民形象,像老木匠(《鲁班的子孙》)、隋见素、隋抱朴(《古船》)、李芒(《秋天的愤怒》)、野兰子(《皮孤子路》)、天良(《天良》)、水仙嫂(《洞天》)等。这些形象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意义。细加分析,在王润滋、左建明、矫健、张炜、毕四海、侯贺林等作家笔下,妇女又多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寡妇形象的多向塑造尤为突出。表现出一个作家群创作上一种非自觉的审美认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