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边缘】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从《伊芙琳》中的男性形象探讨伊芙琳的边缘性
-
作者:
董梅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无奈
伊芙琳
边缘
-
描述:
的介入,生动地勾勒出了伊芙琳这个在无奈的现实生活、美好的昔日回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幻想中处于性别边缘、生死边缘和虚实边缘的女性形象。
-
澳大利亚小说《牛奶与蜂蜜》中边缘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梁中贤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奶与蜂蜜
路易丝
边缘
伊丽莎白·乔丽
-
描述:
伊丽莎白·乔丽是当代澳大利亚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作品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牛奶与蜂蜜》是她打破个人创作传统,另立文风的一部重要小说。本文从后殖民视角,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路易丝的边缘人悲剧
-
边缘叙事:论李碧华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政治隐喻
-
作者:
贾颖妮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李碧华
边缘
女性
-
描述:
香港是多重意义上的边缘,李碧华则是边缘的边缘。“性别”是李碧华小说探讨的一大议题。李碧华经常以女性作为她的书写主题,探寻女性命运的变迁。她的小说多取材于传奇、历史故事,塑造了一系列上下求索的痴情女
-
自我之镜: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被压抑的女性的研究
-
作者:
赵晋明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性恋
自我
田纳西·威廉斯
边缘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拥有不朽的艺术造诣,堪称是在美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是二战后在美国久负盛名的伟大戏剧家之一。尽管田纳西·威廉斯很有名气,但是他却一直生活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在田纳西
-
大江健三郎文学论:立足边缘,走向共生
-
作者:
林啸轩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生
人道主义
大江健三郎
边缘
-
描述:
连贯性中不断变化,声明其文学始终立足边缘,从边缘出发。故研究边缘意识是研究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关键,而走向共生是立足边缘的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必然结果。目前国内边缘视点的研究往往着眼于中期以后的边缘文化,共生
-
《觉醒》中女性形象的反观与思考
-
作者:
徐红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考
边缘
中心
女性
反观
-
描述:
文章通过对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中四位女性人物的深入剖析,试图弥补传统研究对女主人公的"一元"聚焦导致的对其他女性人物关照的缺失,解读作者布局多位女性形象的深层寓意,反观女性从边缘向中心游移抗争的曲折坎坷和角色困境。
-
从边缘走向中心-解读《占有》中拜厄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朱净之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中心
-
描述:
特在小说中展示了被男权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心理空间,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男性中心地位,提出了女性最终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女权主义思想。
-
论严歌苓:文学的舞者
-
作者:
蔡小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极端
艺术
舞蹈
严歌苓
边缘
-
描述:
严歌苓是一位独特而卓有成就的作家。她的作品自由地驾驭复杂多元的题材,深刻地探讨人性,并拥有自成一格的语言体系。近十年来,对作家严歌苓的研究逐步升温,形成热潮,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在她作品的人性深度、女性形象、文化身份等方面,人们取得了种种共识,大量的成果也累叠于此。目前严歌苓研究亟待新鲜的角度切入,这也正是本论文构思的重心所在。众所周知,严歌苓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曾是多年的舞蹈演员。舞蹈是一种优美的艺术,由人体语言构成,它与文学语言具有相通性。严歌苓从舞蹈转行进入文学领域,她舞蹈者的精神也移植、贯穿于她的文
-
新移民女性文学中重写的女性边缘史
-
作者:
杨华
来源:
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作品评论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新移民文学
边缘
-
描述:
60年代盛行的“留学生文学”。其创作题材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及交融中的两难境况,边缘人心态,失根的惶感,对女性在
-
网站女性频道:游离在关爱女性的边缘
-
作者:
韩冰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频道
女性关注
受教育水平
受众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网站
边缘
游离
传统媒体
-
描述:
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接触并利用互联网。面对巨大的受众群,以及社会对女性关注的热潮,女性网站应运而生。但是,女性网站真的做到了关爱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