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身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重塑身体的双重含义:珍妮·莎维尔作品分析
-
作者:
曹爽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塑
身体
场所
-
描述:
当代英国艺术家珍妮·莎维尔的作品大多以自我重塑身体的资料为素材资源,于巨幅画布上表现同样巨型尺寸的身体。当面对珍妮·莎维尔作品中出现的裸体形象时,人们很难以惯用的“人体艺术”或“人体美”来概括其作品
-
考琳·麦卡洛小说《呼唤》中的女性成长探析
-
作者:
刘芳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代际伦理
身体
女性成长
性别
-
描述:
《呼唤》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200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此书以十九世纪为历史背景,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在书中,作者真实再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以及女性逐步走向觉醒并最终构建主体性的成长过程。无数读者被书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所打动。麦卡洛从女性视角描绘了十九世纪晚期澳大利亚社会的无知和落后,同时痛斥宗教教条对人性的束缚和蹂躏,极力讴歌敢于反抗命运的时代英雄。在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她成功地塑造了逆来顺受、善良虔诚
-
《秀拉》中女性叙事策略及其意义
-
作者:
张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女性主体身份
身体
阴性写作
-
描述:
黑人女性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璀璨的一笔,而托妮·莫里森的创作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又占居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她的作品内涵丰富,是黑人女性文学中一座巨大的宝藏。而其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秀拉》中运用的女性叙事策略与法国女性主义者埃莱娜·西苏在其文论《美杜莎的笑声》中倡导的阴性写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在叙事策略上的不谋而合为二者在比较文学视域内的相互阐释提供了某种可能性。笔者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切入,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阐释《秀拉》中女性叙事的策略及其意义,从而使西苏的理论和莫里森的文本之间达到一种相互阐释,相互
-
细节的重复与主题的凸显:评《占有》中身体形象的互文再现
-
作者:
徐蕾
来源:
外语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复
互文再现
身体
拜厄特
女性主题
-
描述:
英国当代作家拜厄特的代表作《占有》中人物身体形象上的细节重复确认了"当前文本"和"伪前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这种身体形象的互文再现,使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与她们笔下创造的女性人物跨越时空、交相呼应。当
-
一场梦中的辉煌:市场经济下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井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
消费文化
身体
消费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当代的女性文学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女性作家的作品层出不穷,本文着重从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消费文化背景中来考察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创作,通过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女性创作的影响,挖掘出当代女性作家创作中的不足,并反思女性文学的创作。
-
一场镜中的辉煌:市场经济下的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井粲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
消费文化
身体
消费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现当代的女性文学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女性作家的作品层出不穷,本文着重从中国市场经济下的消费文化背景中来考察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创作,通过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来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女性创作的影响,挖掘出当代女性作家创作中的不足,并反思女性文学的创作。
-
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理论与批评
-
作者:
王玲芳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凝视
欲望
身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消费为主的文化,而女性恰是其中最大、最常见、最富有文化意味的“图像”。所以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进入视觉文化领域,是探问其真相、内涵的可行路径,对于了解女性社会身份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主体部分共有三个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视觉文化的一般理论。首先,从米尔佐夫和米克·巴尔两人对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去清理、阐释视觉文化的涵义,然后,梳理并论述视觉文化理论中主要的关键词,包括从主体的角度谈“视觉”和“视觉性”,从客体的角度介绍“图像”与“拟像”。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理论的介
-
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身体叙事研究
-
作者:
刘琛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身体
完整生存
艾丽斯·沃克
疗愈
-
描述:
追求,同时也赞美爱欲的力量,并对黑人女性气质进行了重新界定,为人类勾画了一幅包罗万象的强大生存图景。本文以作家本大的妇女主义思想为主要框架,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追溯其三部小说中黑人女性身体和自我的发展史
-
女性言说“他者”命运:论昆德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李娜
李艳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客体身份
昆德拉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他者
黑格尔
主体性哲学
身体
女性言说
-
描述:
最早触及"他者"这个概念的哲学家是黑格尔。他在《精神现象学》中从分析主奴关系入手,指出了"他者"对于确立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黑格尔指出,"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1]"主人
-
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性别身份的另类阐述
-
作者:
黄翊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双性同体
身体
性别身份
女性形象
符号化
中国当代艺术
性别角色
-
描述: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将"身体"归纳为三种:消费身体、肉体身体、符号身体。其中符号身体指的是人们在长期形成的审美意识中作为习惯定势的"意指"符号所共同构成的一个视觉符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