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身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136 条
-
身体、空间与性别:西北回族穆斯林女学研究
-
作者:
胡美娟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空间
性政治
穆斯林女学
身体
-
描述:
穆斯林女学是回族民办女子学校的通称,民间简称“女学”。女学最彰显的特点是身体遮蔽与空间隔离,这些符号使女学与穆斯林女性一样,已成为社会舆论与学术研究的关注焦点。西北地区作为回族的主要聚居区,民办女学
-
女性·身体·写作:新时期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反思
-
作者:
汪小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身体
叙事视角
叙述话语
女性
-
描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成为中国女性文学中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关于它的评论,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的身体及消费社会文化等方面。评论者或者从女权的角度
-
论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反叛叙事
-
作者:
周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历史
身体
家庭
反叛叙事
-
描述: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女性文学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在女性“以血代墨”的百年风潮中,女性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实践”,在世纪末的九十年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九十年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和全球一体化的开放空间为女性写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面对如潮的西方女权主义话语理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处寻求自身发展的可能。本论文试图从微观的文本分析入手,运用西方女性主义和叙事学理论,对迷乱而纷杂的九十年代女性写作进行叙事形态的梳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反家庭叙事
“家”
-
身体的隐喻:《画皮》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田右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物哀视野下的身体意识:《雪国》与《金陵十三钗》中非传统女性形象的身体观
-
作者:
李梓恒
来源:
东方文化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哀意象
非传统女性
物哀
身体
符号化
身体意识
-
描述:
物哀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其研究大多基于意象,文本架构等美学原理生成的方面。本文通过分析两部文本中的非传统女性形象,从身体意识觉醒的角度,探究物哀这一美学范畴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引出文本里的意象设置,情节架构是如何与人物本身的身体观相互关联,用身体意识的哲学观反思物哀这一美学范畴。
-
伟大的哈代: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哈代主要长篇小说女性形象的人性魅力探源
-
作者:
李金杰
来源:
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人性
女权主义
生命本能
身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代是一个女性本真生命奥秘的探寻者,他敢于正视人自身的身体感官意识,敢于承认肉身之于文学的回归,从而能够洞察女性对自我价值追求的动因,即生命本能冲动引起的各种自我满足的欲望,并艺术地表达了这种人性的本质要求,使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源自生命本真的人性魅力,超越了他的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
-
“小日子”政治与欲望化书写——以《挣不断的红丝线》为例
-
作者:
张盈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欲望
女性意识
《挣不断的红丝线》
身体
日常生活
-
描述: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
论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的“凝视”与“反凝视”
-
作者:
李察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王尔德
凝视
反凝视
权力
身体
《莎乐美》
-
描述:
女性身体、话语建构等"反凝视"策略来对抗菲勒斯中心的男权凝视,并向我们展示了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可贵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对于消解菲勒斯中心话语和颠覆男权文化统治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
身体的隐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他者
身体
魔鬼
画皮
天使
-
描述:
由陈嘉上执导的2008版电影《画皮》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两大类:“天使”和“魔鬼”,两者都是男权话语凝视下的身体呈现。女性形象以身体的存在隐喻着男权文化的统治色彩和女性自我认同的焦虑。
-
旗袍:中国20世纪初期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
-
作者:
师爽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文化
身体
旗袍
民族性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
描述:
20世纪初期风行于上海的旗袍不仅仅是一件衣着,它还是中国女权文化的一个表征。它通过在女性个人经验层面上对于身体的控制、自身的认同以及身份的确认,使新时期的女性形象得以建构;它在社会层面上,通过
<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