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日“80后”女性小说叙事研究:以张悦然、绵矢丽莎与金原瞳小说为例
作者: 本望雅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日“80后”女性小说   比喻手法   身体写作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中国的“80后”文学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网络文化与大都市大众消费文化引起的转型期文化背景下,中国“80后”作家的写作资源呈现出不同于前辈作家的内容与风格。“80后”写作因为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与青年亚文化,受到了年轻读者的热烈欢迎。但这种写作资源造成了在他们与前辈作家之间的代沟。而在日本没有“80后”文学这个概念。在日本在1980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所写的作品并不像中国“80后”写作那样,与网络文化、大都市大众消费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但是,近年来,中日两国出生于80年代的青年作家受到纯文学界关注的程度是相似
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写作研究
作者: 乔保保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身体文化   消费文化  
描述: 身体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和文化思潮。它的产生曾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部分研究者多从道德和价值方面对身体写作进行批判,特别是深受消费文化语境影响的卫慧、棉棉及其以后的身体写作,在国内饱受争议。揭示身体写作与消费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当下研究身体写作及文学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状态提供了实践基础。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身体写作的产生过程和形成因素,分析了中西方身体文化和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对身体写作的促进作用,重点阐述了消费文化语境与身体写作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
西苏“身体写作”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范式建构的影响
作者: 李海霞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苏   身体写作   范式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埃莱娜·西苏,法国当代小说家、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她和露丝·依利格瑞、朱丽亚·克里斯蒂娃被誉为法国女性主义文论界三位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乃至思想界享有重要地位。西苏借鉴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拉康的新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身体写作”这一着意颠覆父权制话语的女性主义文学思想。 西苏“身体写作”思想传入中国之初,其概念和意旨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宏大历史叙述观念形成极大反差,习惯于对身体和性别作道德判断的中国文学批评,对“身体写作”予以冷漠与质疑;之后,在文学创作思想日趋多元化的态势下,愈演愈烈的女性文学“
从林白的小说创作看“身体写作”之得失成败
作者: 杨春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小说创作   林白   后现代主义  
描述: 身体在漫长的文本书写中处于被遮蔽和忽视的地位,女性的身体则要么被隐匿要么被篡改,直到近现代身体才进入思想和文本的范畴,而女性身体的书写则更是近三十年来才彻底解禁。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上前辈女作家的探索和努力,使得“身体写作”风行一时,而后在消费时代来临的世纪末又被姿态更为开放“欲望化写作”所取代,“身体写作”的领军人物林白也进入了创作转型期。 “身体写作”在颠覆男性中心主义话语,在文本中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又忽视了权力与话语之间血肉关系,没有合理的女性权力的建立,话语的突破显得
从“突围”到“拯救”——世纪之交中国女性写作透视
作者: 何刘杰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女性写作成为当代文坛一股壮观的创作潮流。陈染、林白们藉着“以血代墨”的代价,在男权文化横行的困境中寻找着救赎之路,但最终“身体突围”却沦为一场“表演”,并重新失陷于男权文化的陷阱。归途的迷失导向了逃离与守望的漂泊地。而世纪末卫慧、棉棉等“无根一代”的“另类写作”自觉褪去了“女性主义”的光环,消解了陈染们“身体写作”的反抗意义,在肆无忌惮的欲望化表演中“失控漂流”。世纪之交中国女性写作经历了一个“飞升一迷失一陷落”的曲折过程,体现出女性作家在解构传统时的迷惘与偏失,也暴露了女性写作深进
步下“神坛”的文学——浅论“身体写作”与未来文学走向
作者: 金玲玲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意义   女性文学   文学走向  
描述: 90年代以来,文坛内身体写作的势力正在迅速的蔓延,成为我们文学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大量涌现的该类文本,很快吸引了广大读者与学者的眼球,也引发了一场围绕其展开的学术争论,核心焦点包括:身体写作的涵义如何界定,其是否为女性文学,产生并流泛的原因为何,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这股来势汹涌的文学力量……本文中,作者将就这些热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论述,并对未来文学的走向做出简单的预测。
略谈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
作者: 范莹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历史   社会底层   伦理   女性文学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
三个女性主义诗学范畴的比较考察
作者: 胡湘梅   肖胜旗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比较   身体写作   女性气质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女性文学"、"女性气质"、"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以思维和行为主体的方式,给予其女性主义的理解和宽容。揭示了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主义疏离情境,在追求与困惑中隐现着作家自身的女性意识。
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主体风貌
作者: 赵瑞华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化小说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私人化小说   女性叙事  
描述: 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和优秀作品,她们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化结构和话语背景,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人生,书写女性生活以及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各方面生活的感受。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80年代末后的女性文学较其之前的女性作品有了很大突破,表现为对个人话语和审美空间的顽强坚守与拓进,作品中的女性个体意识有所增强,创作领域有所扩大,特别是大量运用与传统写作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创作倾向,如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等。女性文学已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共荣”的局面。
女性主义误读与90年代女性文学天平的倾斜
作者: 潘正文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后现代   误读   女性主义   零度写作  
描述: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在接受女性主义理论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只片面地接受了女性“身体写作”的部分成果,而抛弃了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其“零度写作”不仅丧失了女性主义从事妇女解放的批判性立场,而且蜕变成为了“性”消费主义的借口,致使女性主体被性游戏消解。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重立女性主体。
< 1 2 3 4 5 6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