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白日梦”与“自画像”——论贾平凹与陈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爽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平凹   陈染   女性形象   差异  
描述: 贾平凹可以看作是男性写作的代表,而陈染则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一面旗帜。他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反映了男性本位主义立场与女性主义立场的矛盾。在通过对这两位作家部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探讨这种矛盾出现的根源是很有必要的。
论贾平凹女性意识的变迁
作者: 周倩倩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女性意识   贾平凹  
描述: 贾平凹是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世界。纵观贾平凹女性创作的整个流程,其前后期的女性自我意识有着很大的不同。贾平凹作品前期的女性多是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属于男人的天空,后期的女性则是用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个性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女性书写的笔调由前期的温和到之后的激情再到最后的舒缓,作品中的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主选择权也由初始的朦胧到逐渐增强直到实现了完整的自我。
从清风街到西京城:贾平凹小说女性“命名”与“都市认同”
作者: 王昱娟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认同   贾平凹   命名   女性  
描述: 在贾平凹的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形象是"无名"的,体现在《秦腔》当中尤为明显。女性的"命名"在贾平凹的小说当中一方面与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美与丑"相关,另一方面与女性在乡村与城市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密切联系。而作家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游离态度,也直接影响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为乡土世界的配角与城市的主角,女性承担了构筑现实与文学世界的责任,但在作家笔下,或许正因为对女性/城市的矛盾态度,造成了文学世界中现实"情境"的缺失。
“黑氏”的女性自觉意识
作者: 薛双芬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贾平凹   黑氏  
描述: 黑氏是贾平凹小说中众多女性形象之一,她经历过两次婚姻,由于对爱情的渴求,最终与情人叛逃富裕但无爱的家庭,从一个传统女性成长为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现代女性。她的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映了中国女性自觉意识发展的历程,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产物,当然还有她的双重性格促成。贾平凹对黑氏形象的肯定也蕴涵着他前期的女性观。
浅析《浮躁》中的传统女性美
作者: 孙丽莉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平凹   《浮躁》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就贾平凹小说《浮躁》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展开论述,试图通过探究贾平凹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理解贾平凹创作中深蕴的传统女性美。[著者文摘]
贾平凹小说中的女巫形象所表现的文化意蕴
作者: 王建利   来源: 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巫   贾平凹   小说   文化意蕴  
描述: 贾平凹小说中的女巫是一种另类女性形象,专指在男权社会爱欲遭受压抑,心理畸变行为反常,被世人贬斥的女性,在其身上包蕴着丰厚的文化意蕴。
试论贾平凹对《红楼梦》之接受
作者: 蒋正治   唐妹   来源: 商洛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艺术   细节描写   《红楼梦》   贾平凹  
描述: 贾平凹十分推崇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的文学创作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在对悲剧艺术之体认、细节描写之继承、女性形象之钟爱、宿命结构之模仿、语言风格之学习、家庭日常生活题材之选择等几个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正是由于贾平凹对《红楼梦》之创作优点的接受与借鉴,使他成为当代最为著名、最有影响力作家之一。
浅析贾平凹《浮躁》中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王子璇   来源: 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贾平凹   人物形象   浮躁   女性  
描述: 贾平凹笔下的大众形象,是智力泯灭的,是冷漠麻木的,是与精英共存的。这些大众形象,为女性人物的命运悲剧的发生提供了男性主权社会的大背景。作为“商州系列”第一部,《浮躁》里的人物,用青春与生命诠释着那个时代的商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作品写出了男权社会的女性对男人的依附关系。
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研究
作者: 蒋正治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贾平凹   女性  
描述: 贾平凹是当代中国最具创造精神,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他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现实人生,时刻提醒后人,回望历史,感悟人性。贾平凹的创作经历了单纯入世、复杂处世、单纯“出世”三个阶段。本文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贾平凹作品中包含着一个女性人物形象谱系,其笔下的女性具有美丽、温婉、品性高洁等共同特征,并凸显了其强烈的自我意识。笔者从爱情、生命力、权利三个方面,对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识进行研究。
城镇化视角下的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新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与乡村   贾平凹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城镇化”为观察视角,通过对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秦腔》、《土门》、《高老庄》、《带灯》等六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探讨她们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变迁中的生存状况、人格嬗变以及精神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的影响是深刻的。贾平凹八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大部分是以“乡村”为主要描写对象,其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自然景观的衰微和被侵蚀。具体表现为乡村风貌的变异,城市印记的增多,乡民生活状况的囧态,农民物质欲
< 1 2 3 4 5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