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析《蜗居》对新女性主义的折射
作者: 顾琳   来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多元化   话语权  
描述: 通过对六六的小说《蜗居》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性格多元化,女性话语结构化和女性写作主体化的特点,解构了"中心主义"与"二元论",强烈地折射出新女性主义的精神
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反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作者: 黄松鹤   来源: 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叙事   话语权  
描述: 长期以来,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东方女性一般都是软弱无助、等待被拯救的形象,但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放映后,花木兰便作为一个全新的东方女性形象为西方观众熟知。笔者在对动画片进一步分析之后发现,这部以颂扬女性为主题的女性故事仍隐藏了反女性主义叙事。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形象分析的方法解读《花木兰》的"女性叙事"。
大众传媒中女性话语权力的重建
作者: 叶晖   来源: 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性别研究方法论探析”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性别视角   话语权  
描述: 由于男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中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力,女性和少数民族很少有机会在以男性语言为主导的媒体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为了改变女性群体在媒体中面临的"从语言符号中消失"的困境
局内的局外人:女性研究者在学术圈的尴尬处境--也谈突破男性学术话语霸权的必要性
作者: 张志华   来源: 2011年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学术圈   话语权  
描述: 女性在自身发展遭遇瓶颈之时的反思,让女性认清了一个事实,即男性把握着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导致女性在取得一些进步后就难取得更大突破。在学术研究领域,类似的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学术领域既定的知识建构方式由
鲁迅和契诃夫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范雪芬   来源: 俄语学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鲁迅   契诃夫   话语权   女性  
描述: 鲁迅和契诃夫的女性观不同,因而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是不同的。本文以鲁迅和契诃夫在不同女性观引领下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为例,分析小说中女性话语权的丧失,进一步认识鲁迅和契诃夫的女性观。鲁迅通过对女性
电视广告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魏光磊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电视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广告中的男性形象似乎有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改变了男权社会中男性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呢?本论文通过对电视广告中男性形象的分析得出,这些力度较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传统电视广告模式中男性话语权占优势的局面。只是,男性的话语权变得更加隐蔽。电视广告中的性别歧视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女权主义批评下女性动画形象的重生
作者: 李艳芳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创作   颠覆性阅读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女权主义批评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它向迄今为止的全部传统的文化、文艺观、价值观和批评尺度挑战,以颠覆男性中心秩序,使女性文化升上历史的地平线。故本文借助女权主义批评方法,以女性身份介入影视动画研究话语,通过梳理国内外动画中的女性角色,将其进行系统地分类,揭示她们是如何被父权文化整合以至沉默、失落的女性形象,重新解读各类女性角色,从而摆脱父权文化在文化创作中根深蒂固的影响。 首先在第一章里,从女权主义批评的源流,到女权主义影像批评的发展,笔者追溯了影像批评中的女权主义的发展史,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分
现代与传统狭缝中的异色生命:凌叔华小说的主体性探寻
作者: 羊玥颖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另类书写   凌叔华   话语权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时期女性代表作家之一的凌叔华为读者留下了包括小说、散文、剧本、翻译等多类文学作品。她的小说精炼、结尾隽永,以其描写的各类典型女性而闻名。在小说创作中,凌叔华摒弃了宣传五四新青年的生活方式,改为揭开伤疤一般的女性困境。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一反其它女性作家作品中的“新”,在这个时代交替的社会里暴露出自身沉湎传统、回避变迁的心理症候和依附男性、寄希望于封建礼教的认知顽疾。 对女性主体的表达,凌叔华避开主流、独辟蹊径,采用了新旧混合的叙事方式。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往往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叙述自己的故事。在这个
从女性叙事主义角度分析《理智与情感》
作者: 郑翔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女性叙事主义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简·奥斯丁是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她集传统与反抗于一身,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奥斯丁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我们可以从中清楚的看到她对女性价值的思考。1811年,简·奥斯丁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在这本书中,她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婚姻的诉求—那就是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奥斯丁文本的研究限于女性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种新兴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发展,尤其是结构主义经典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的交叉学科—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出现,为研究她作品提供
女性的自我救赎和救她:从夺得话语权的"身体写作"到为大众服务的"去精英化"
作者: 周怡彤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底层女性   去精英化   女性文学   话语权   自我救赎  
描述: "身体写作"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去精英化"写作也已经成了题中之义.本文旨在从女性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两方面,探讨女性文学从最初争夺话语权而到最后真正走向成熟的正确方法和应走之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