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谈《简爱》中主人公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
作者: 李志宇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话语权   简爱   第二性  
描述: 缩写在一起用法语表达就是“我”,她是追求独立自由的个体女性形象代表。对于简爱的形象分析,国内外的学者已经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将立足《简爱》中主人公的女性反抗意识的如何一步步觉醒,从简爱成长过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话语权角度分析简爱形象的两个方面来探究。
从消费主义视域解读美剧中的情色——以《权力的游戏》为例
作者: 田红梅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化   消费主义   消费符号化   话语权  
描述: 、媒介工业单方面的话语权、消费效益驱动。从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情色消费主义现象带来的影响。
女性主义“话语权”与传媒学研究
作者: 连丽敏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媒学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描述: 当代传媒对推动女性的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女性还不能得到充分的报道,在报道中也存在着对女性形象的误导和"话语权"缺失。通过对中西方对该课题研究的异同点进行质化研究,得出结论——如何重塑新媒体环境中的女性形象,归根结底还是要拿回属于女性自身的话语权
浅析《音乐之声》中玛利亚的主体身份建构
作者: 白爱娃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建构   家庭教师   话语权  
描述: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景色、情节、人物心灵之美让观众产生种种震撼,该影片已从教育、教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被解读。本文借助福柯的话语、权利、主体理论,探讨影片中女主人公玛利亚的主体身份建构,从而解读出一个现代视域中好老师、好妻子、好母亲的女性形象。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赵丽娜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新闻传播  
描述: 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对电视相亲类节目中女性情爱观的思考
作者: 徐芳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诚勿扰》   话语权   情爱观  
描述: 电视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中,女性关于爱情、婚姻情爱观的表达颠覆了男性占主导的传统,构建了女性自己的话语权,在塑造新时代女性形象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但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因此,《非诚勿扰》节目应正确引导构建女性的情爱观标准和话语权
从屏风上的鸟到涅檠的凤凰:论《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建构
作者: 李静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主体意识   性别身份   话语权  
描述: 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以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通过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分析作品《女勇士》中的打破沉默和不同女性形象,论证作者对“不许说”禁令和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阐述美国华裔女性如何建构“双性同体”的性别身份。
从屏风上的鸟到涅槃的凤凰:论《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建构
作者: 李静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主体意识   性别身份   话语权  
描述: 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以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通过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分析作品《女勇士》中的打破沉默和不同女性形象,论证作者对"不许说"禁令和性别二元对立的解构,阐述美国华裔女性如何建构"双性同体"的性别身份。
浅析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话语权   女性主义   新闻传播  
描述: 本文以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女性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解释了女性主义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通过大量例证和理论分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存在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女性形象被诋毁和女性话语权缺失的事实与原因。同时指出建立两性和谐的媒介世界的必要性。
阿瑟·米勒戏剧女性人物解析
作者: 李一坤   陈蓓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瑟·米勒   原型   话语权   女性人物  
描述:话语权的丧失及舞台位置看,阿瑟.米勒笔下的女性形象可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传统理念所推崇的贤妻良母型,没有话语权,在舞台上不处于中心;一类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台前,体现美狄亚原型
< 1 2 3 4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