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话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沉重的翅膀——曹禺话剧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祁晓绒
来源: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主体
父权制度
双重人格
话剧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的五部经典话剧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妇女在父权制社会中受压迫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揭示出传统文化对人的约束力,以及在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妇女所具有的双重人格,从中折射出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著者文摘]
-
曹禺、夏衍话剧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周桂诗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段
比较
夏衍
话剧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和夏衍,一个是年仅23岁就写出《雷雨》这样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的天才剧作家,一个是游走于戏剧与电影两栖创作的政治革命家,他们的创作摆脱了“席勒化”的模式,将艺术性与思想性很好地相结合。两位剧作家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将各自对生活、对现实、对整个社会的思考酝酿成了精彩绝伦的剧作,塑造出一批批无可复制的人物形象。细读他们的戏剧作品,不难发现两位剧作家在艺术处理上对于刻画女性人物形象的倾心和重视。曹禺和夏衍,两人身处同一时代大背景下,且剧作内展示的时间段也非常相近,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更有着类的相似。他们批判、揭露
-
透过“假面”的艺术真相——话剧《假面·玛丽莲》观后
-
作者:
朱夏君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面
美貌
电影
艺术
真相
女性角色
话剧
玛丽
-
描述:
突如其来的炎热炙烤着天津的海滨,一如这部即将在这里上演的话剧一般,让人的内心充斥着焦灼与期待。谁能错过呢?玛丽莲·梦露,一个让全世界都折服于其性感的美貌女子的名字。从1945年持续至1962年,在她
-
桃花依旧 话剧《人面桃花》创作后记
-
作者:
洪靖慧
来源:
剧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结局
桃花源
中国封建社会
创作
话剧
知识女性形象
小说
本意
土壤
-
描述:
创作话剧《人面桃花》,源自对原小说的痴迷喜爱。小说的女主人公陆秀米,是非常美好、难得纯粹(尤其在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很难产生)的女性。我创作剧本的本意,是想在舞台上出现这样一个特别的知识女性形象。
-
在阴间·窦娥
-
作者:
潘萌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舞台
导演
女子
缎带
话剧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天气信息
锁链
-
描述:
·窦娥》是《在阴间》大型主题话剧中的一个单元,我们在话剧宣传册上是这样介绍的:“(在阴间)描写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之中一些具有代表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各自有
-
不做棋子,你还想做什么 话剧《浮沉》
-
作者:
王颖杰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职场
文化底蕴
主题
棋子
下棋
话剧
当代
女性形象
思路
-
描述:
继《杜拉拉升职记》、《米娅快跑》之后,又一出改编自畅销小说、并且同样是描述当代职场女性的话剧《浮沉》被搬上舞台。如果说,《杜拉拉升职记》是写了当代职业女性的一种生存方式——在公司找个有背景、靠谱的上司谈恋爱;《米娅快跑》就是替那些暂时找不到靠谱上司的职场
-
试论吴祖光戏曲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宋红兴
来源:
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剧史
《踏遍青山》
戏剧家
三春
三十年代
影视作品
话剧
吴祖光
女性形象
戏曲
-
描述:
了中国戏剧庞大而独特的建筑群体:话剧、戏曲、歌剧和影视。从而,成为现代戏剧史上“立交桥式”的人物。吴祖光便是其中的一个。自三十年代跻身剧坛以来,他用那杆勤奋的笔,为我们写下了为数可观的话剧、戏曲、歌剧和影视作品。从而,奠定了自身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独特地位。
-
历经苦难,成就美丽
-
作者:
栾吟之
张弛
来源:
赤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衡山
爱情戏
表演艺术
享受
感叹
采访
话剧
公园
女性形象
叙述
-
描述:
秦怡说,她演不好那些没有生活基础的爱情戏,因为她一生中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幸福爱情。轻描淡写的叙述,让人错觉苦难从没有真实地来过。然而但凡知道背后故事的人都会禁不住唏嘘感叹。
-
张瑞芳 表演艺术的最佳代言
-
作者:
何叶舟
来源:
世界电影之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电影
爱国
表演艺术
观众
白杨
泉水
话剧
屈原
代表作
-
描述:
《年青的一代》·1979年《大河奔流》《怒吼吧,黄河》·1982年《泉水叮咚》张瑞芳,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早在19岁时,张瑞芳就与白杨、舒绣文、秦怡并称为四大名旦,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光彩夺目。解放后
-
历经苦难,成就美丽 记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
-
作者:
栾吟之
张弛
来源:
赤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衡山
爱情戏
表演艺术
享受
感叹
采访
话剧
公园
女性形象
叙述
-
描述:
秦怡说,她演不好那些没有生活基础的爱情戏,因为她一生中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幸福爱情。轻描淡写的叙述,让人错觉苦难从没有真实地来过。然而但凡知道背后故事的人,都会禁不住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