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白的女性文学诗学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白   女性文学   诗学  
描述: 林白以其个人化、边缘化的创作实绩,构建真正意义的女性文学诗学。她以独特的抒写对象表达对女性的自然欲望的尊重;运用"记忆联想"的方法,创立全新的叙述艺术;以特殊的女性话语超越现在的语言文化秩序。林白
病之花:论中国新时期女性小说的“病女”形象
作者: 李矜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病女   女性小说   隐喻   诗学  
描述: “病女”是女性文学中一个“常态化”的艺术形象。作为女性写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承载着还原女性生存真相,为压抑、缄默的“第二性”立传的使命,还负载女作家观照现实,探究自我,确立女性话语权威的愿望。虽然关联着痛苦、绝望、死亡,但阐发的却是奋进、宽宥、超脱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爱和生命的无限热望。 本文以中国新时期(即文革后的八十至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病女”为研究对象,以文艺学知识为指导,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女性主义、临床医学、精神分析学有关理论,从“病因”(病女形象的类型分析)、“病状”
为什么女性诗学?-评论转型视野下的当代女性诗学
作者: 楊宗翰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新诗评论   诗学   转型  
描述: 「女性詩學」在臺灣並非是什麼新鮮的學術詞彙。不過,本文認為:帶有「製作」(to make)意涵的所謂「女性詩學」,其本身就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故事(narrative)或敘事詩(a narrative poem)。本文還主張,女性詩學就跟所有的女性主義批評一樣,本質上就是一種政治行為。它強調的是如何「改變」世界,而非僅僅滿足於「解釋」世界。
为什麽女性诗学?:评论转型视野下的当代女性诗学
作者: 杨宗翰   来源: 台北教育大学语文集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新诗评论   诗学   转型  
描述: 为什麽女性诗学?:评论转型视野下的当代女性诗学
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
作者: 万莲姣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   诗学   性别   女性   文学理论  
描述: 鉴于目前中国文艺学领域还没有从诗学方面专门系统地阐发业已存在的中国性别诗学的情形,本文以1985-2005这20年来的中国大陆为具体时空标识,考察了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这一个”。 文章首次分层辨析了性别诗学概念系统,找出了目前困扰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的症结所在;... >> 详细
朱淑真诗词接受史解析
作者: 朱春俐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传播   伦理   女性文学   朱淑真   诗学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朝与李清照齐名的著名女诗词作家,其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学的特征。但在对其作品的选择和接受上受封建伦理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受众的男性视角等影响,接受史较为曲折复杂。
朱淑真诗词接受史解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   传播   伦理   女性文学   朱淑真   诗学  
描述: 朱淑真是我国宋朝与李清照齐名的著名女诗词作家,其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学的特征。但在对其作品的选择和接受上受封建伦理观、传统审美观以及受众的男性视角等影响,接受史较为曲折复杂。 朱淑真是继李清照之后的宋朝著名女诗词作家,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其诗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魏忠恭《断肠诗集序》)。但相比李清照,淑真的接受史却曲折复杂得多。直到当代,高校通用教材版本,从20世纪60年代的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到90年代末完成的袁行霈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对她只字不提
记忆、感知与碎片诗学——林白小说创作论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争》   小说创作论   女性主义立场   “女性文学”   记忆   林白   20世纪90年代   诗学  
描述: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林白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著称。以女陛主义文学审美标准为参照考察林白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林白的前期作品在客观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某些层面的特征。尤其是《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整个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来考察,在女性经验揭示的彻底性上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喻说的再发现——拉康、莱考夫/约翰逊和新喻说理论对诗学的启示
作者: 童明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话主体   欲望   换喻   隐喻   认知语言学   喻说性概念   诗学   拉康心理分析  
描述: 近几十年来,喻说在多个学科被重新发现,形成鲜明理念。当代西方的喻说理论,重视喻说和思想的联系,改变了柏拉图以降对真理、思想、主体和历史的传统看法,也引起包括诗学在内的文学理论的一些变化。对文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