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解读】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 条
-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解读20世纪中国历史及女性艺术的独特视角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民国时期
自画像
展览
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问题
作品
女性形象
美术馆
-
描述:
时值国际妇女节,于是有了这样一个关于女性艺术展览的特别话题,两位谈话者均为女性,所以对于女性问题,她们之间有一种理解,一种共鸣。提问者董慧萍是美术馆专业人员,而策展人姚玳玫是学者,一直关注民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问题,此番跨界策展,其角度是女艺术家们所留下的女性形象,仿佛是她从前的文学研究的补充、延续,好比给一本书配上了插图。我们翻开这本书,观看不同时代的女性,也即是观看女性所处的各个时代。
-
《名作欣赏》2008年总目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唐人小说
欣赏
解读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重读
孙绍振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名作欣赏》2008年总目
-
灵与肉的变奏曲
-
作者:
吕巍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日本文学史
人物形象刻画
《雪国》
解读
女性形象
变奏曲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的,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在作品中,川端康成通过对驹子和叶子的描写,将这种美以一种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向我们传达出来,并且赋予她们以拯救与净化的主题.本文试图从<雪国>中的两位女性形象人手来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
有男人的女人:解读《雨中的猫》、《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女性视角
-
作者:
陈周云
陶能为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迷惘的一代”
《乞力马扎罗的雪》
《雨中的猫》
解读
女人
男人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引言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众多“硬汉子”形象的创造者、“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小说家。在他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子”形象,他以经久不衰的文字魅力极力打造的男性世界深入人心,充分展示了创作的男性视角。而与他所创造的光辉男性形象相比,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则相形见绌
-
玛蒂尔德的现代解读
-
作者:
王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生活
传统论
追求美
小资产阶级
解读
人性化
资本主义社会
幸福
女性形象
-
描述:
《项链》已发表一百多年了,但还不时引发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的层出不穷的话题。人们一谈到《项链》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可见这一形象的不朽内蕴。中
-
《国风》情诗分类解读
-
作者:
王超
来源:
考试(中考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子
相思树
情感
男子
解读
国风
女性形象
抒情主人公
分类
-
描述:
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数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本文统称之为情诗,它们被列入集子的第一部分—《国风》。"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应当说,朱熹的这种说法还是中肯的,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
中性INSUN的偏锋时尚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时尚北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车
中性
流行趋势
个性
烟灰色
大衣
时尚
解读
皮衣
搭配
-
描述:
INSUN恩裳2011年秋冬流行趋势解读 简约、中性一直是恩裳INSUN最具辨识度的设计风格,今年秋冬新款仍然延续了这一风格。 时尚推崇的大地、咖色(棕褐色)在冬季给人们温暖舒适的感受,恩裳
-
解读祥林嫂悲剧性格中的人性光辉
-
作者:
杨阅同
来源:
教学创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祥林嫂
人性
民族灵魂
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
民族发展
悲剧性格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以其忧郁的笔调,站在国家复兴与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怀着拯救民族灵魂的美好愿望,写出了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个不朽的女性形象,如祥林嫂、子君、单四嫂子等等。作品艺术地再现了她们的悲惨命运,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的无限同情。
-
力量与美——影像解读新锐女性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墨西哥
影像
摄影作品
解读
阿根廷
女性形象
摄影家
力量
摄影师
-
描述:
"美力心生"摄影展"由15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女摄影师,分别拍摄其各自国家(地区)的一位集智慧、魅力与社会感召力于一身的女性,意在展现当代新锐女性所特有的成功、自信与优雅。"——
-
身体、语言、权利
-
作者:
刘明录
黄艺平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语言
女性人物形象
身体
解读
权利
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刘明录黄艺平 引言 由于“揭露了日常闲谈中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被压迫者紧闭之心门”,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品特被称为荒诞派作家,他在早年创立了自己的“威胁喜剧”,接着又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记忆剧”,在他的创作后期,剧作中显示出来的政治色彩越来越浓厚,这就是他的“政治剧”。在品特的剧作中,通常存在着莫名的威胁,品特用他独特的才能展现出口头语言的细微差异,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语言的多层意义,各式各样的停顿及沉默。这就是所谓的“品特风格”。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