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觉醒】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自我的回归:浅析《苹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余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男权话语
觉醒
女性形象
-
描述:
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否认女性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性,并不断通过电影语言将其编码成迎合男性目光的他者。电影《苹果》再现了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监督和压制,但同时又打破了社会主流话语对女性的身份定位,通过主要角色刘苹果和王梅在遭遇男权压制后自我意识的觉醒探讨了女性超越社会,发现自我的必要。
-
简·坎平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周付丽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觉醒
简·坎平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坎平是新西兰著名女导演,她在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具独立意识和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本文是对简·坎平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先是从其影片中女性心理历程来看,她们大多经历了自我囚禁、觉醒反抗、最终
-
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觉醒后的悲剧性命运
-
作者:
乔茹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运动
男权社会
性别歧视
女性意识
女性身份
女性权利
觉醒
布兰顿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
描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世界第一次大声疾呼女性权利,由此拉开了女性主义的序幕,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女性主义的理论思潮,其发展由关注女性的政治权利到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权利中心主义,这场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层面之广、程度之深、理论之丰富,成为世纪之交历史舞台上的一道奇观。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女性主义电影也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