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莎乐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19世纪女性恶之形象:莎乐美
-
作者:
梁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恶形象
莎乐美
-
描述:
纵观艺术的历史19世纪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在多数表现女性题材的绘画作品中,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较之前的平和宁静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女性在绘画作品中不再是光洁的圣母、圣明的女神、优雅的淑女,她成为了一种妖娆诱惑的形象,吸引着观看者们的眼球,甚至勾摄这我们灵魂。
-
《莎乐美》:疯癫女性的意象解读——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研究
-
作者:
许霄羽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父权社会
隐喻
莎乐美
-
描述:
长期以来,对于《莎乐美》作品的艺术价值评判多集中在作品的唯美主义表现形式上,对于莎乐美的艺术形象分析也多为负面和否定。分析莎乐美由家庭天使形象向疯癫女性形象的转变,探究其疯癫意象的隐喻意义,可以看到《莎乐美》暗含着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女性在父权社会的统治压迫下因自我权利缺失而进行的反抗,是对父权社会建构下的政治规范、宗教规范、道德规范进行的彻底破坏。莎乐美形象象征着对父权社会毫不妥协的女性反抗力量,因此成为历史文坛上女性叛逆形象的典型代表。
-
歌剧与爱情: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爱欲与迷狂
-
作者:
王晶
来源:
音乐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歌剧院
迷狂
爱情
莎乐美
女性形象
施特劳斯
爱欲
音乐
-
描述:
一加拿大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弗莱在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模式迁移"理论:即文学史整体的发展呈现一种从神话开始逐渐下移的过程。经过"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史中"神话——浪漫传奇——古典戏剧——现实小说——反讽文学"五种大致的主题形式。当迁移发展至反讽文学时会出现一种回归的现象,讽刺的终结处就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