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莎乐美》的翻译与五四女性文学
作者: 陈婧   李思茗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莎乐美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翻译的文化学派把翻译作品和社会、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突破了语言学派专注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转换的模式,摆脱了传统翻译研究中对源语言的过分关注,而突出了译本和目标文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在中国近代史上,五四时期为中国的现代性莫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各种译本从源文选择、翻译到接受都与五四时期的历史背景、译者的目的、意识形态等社会文化因素息息相关。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范式基础上分析可见:《莎乐美》的翻译受到五四时期社会因素、译者意图及翻译的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翻译
“莎乐美”:欲望符号解读
作者: 梁佳   来源: 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莎乐美   图像符号   女性形象   符号解读   女性主义   中世纪  
描述: "莎乐美"作为一个绘画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并在19世纪备受瞩目。自《圣经》中的一个故事片断开始,她便成为后人艺术创作的题材之一,经由几个世纪的画家多次描摹和改写。随着历史的变革、绘画技艺的革新、多层次文化的交流,它一直经受着被不断扩充和渲染的命运,并从绘画走向戏剧和电影的舞台。
歌剧《莎乐美》的女性文化诉求初探
作者: 朱宏波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女性角色   文化诉求   歌剧创作   莎乐美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世纪初   施特劳斯  
描述: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揭开了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并使这一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了高潮,一些富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女性)发起了以自由、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女权运动。在社会生活中,女性逐渐走出被传统界定的"边缘",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主流社会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