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英国小说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康拉德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复调性建构
作者:
黄颖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英国小说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拉德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国内批评界对康拉德的也愈发重视。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编委会评选“20世纪百部杰出英文小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以《吉姆爷》、《黑暗的心》、《诺斯托罗莫》、《间谍》四部作品入选,入选篇目超过了影响力排名于首位的乔伊斯以及其他广为读者所熟悉的福克纳、劳伦斯等欧美著名小说家。康拉德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伴随着女性主义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
Sue Bridehea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Woman in Jude the Obscure
作者:
王榕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国文学
英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从维多利亚末期这一时代背景出发,对“新女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定义,以及新女性的特点进行研究,同时考查这一历史时期女性的地位、社会理想的女性形象、以及新女性为争取自身的权利所作的努力。 第二章立足于小说文本,通过苏与社会规范的冲突和她反传统的价值取向,详细论述了苏是维多利亚时期新女性...
《阿尔迈耶的愚蠢》的形象学解读
作者:
蒋瑶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特质
约瑟夫·康拉德
《阿尔迈耶的愚蠢》
英国小说
描述:
约瑟夫·康拉德是二十世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他早期的异域小说创作不仅沿袭了帝国罗曼司的建构元素和叙事风格,而且表现出对帝国历史语境的批判意识与颠覆倾向。对于理解当代西方尤其是维多利亚晚期英国社会的文化特质与心理结构,康拉德无疑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近一个世纪以来,康拉德研究已经逐渐显现出整体研究的态势。近二、三十年来各种现代文艺理论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康拉德及其作品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维度。但与康拉德其余作品相比,文学界对第一部小说《阿尔迈耶的愚蠢》(1895)有所涉及的相对较少。 形象学研究是自上世纪八
追寻理想中的平衡: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探求
作者:
许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英国小说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有着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少年时遭受性骚扰;几度的精神崩溃;寻求同性的情谊;最后沉河自尽。这一系列的事件赋予了伍尔夫一生不同凡响的意义和使命:为自己作为女性的人生意义而奋斗追求,用自己的文字的犀利和思想的锋芒,呈现维多利亚时代父权樊篱和桎梏中,饱受压迫的女性的迷失、理想、彷徨和抗争。 伍尔夫不仅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更是一位重要的女性小说家。女性情感和意识贯穿于她的几乎每一部主要作品中,从《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奥兰多》到《幕间》等。作为一个女性主义
Jane Auste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Her Heroines
作者:
谢丽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英雄
英国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Abstract My thesis of Jane Austen focuses on the heroines in her novels and covers her three novel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Emma. The whol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By 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features
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建构:以笛福、理查生、菲尔丁笔下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张陈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建构
理查生
菲尔丁
英国小说
笛福
女性形象
描述:
道德是一个人类生存的永恒范畴。十八世纪英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兴起的英国小说表现出了鲜明的“道德说教”特点。本文即从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兴起中的道德探究说起,围绕笛福、理查生、菲尔丁的文学创作实践特点,重点分析了三位小说家笔下的不同的女性形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三位小说家对十八世纪英国道德建构所作的努力。笛福笔下的摩尔与罗克珊娜,是“经济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她们投射出的是作为新兴中产阶级代表的笛福对于当时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思”;理查生塑造出了帕梅拉、克拉丽莎两位近乎完美的“贞洁”淑女形象,并试
分裂中的融合——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
马京玲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英国小说
《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的成就不仅体现于田园生活的描绘和非凡的悲剧艺术,而且重点表现于他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他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往往被赋予悲剧性的命运,但这其后所蕴藏的不是他的厌女倾向,而恰恰是他独特的女权意识。与其他男性作家不同的是,他试图打破文学传统,塑造新女性形象,同情女性所处的生活和情感困境,给予她们一种人文主义关怀。 本文着重从女权主义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探讨哈代在其中所要传递的女权意识。第一章从苔丝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来探索哈代独特的婚姻观,
析麦克尤恩《赎罪》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潘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麦克尤恩
布里奥妮
英国小说
《赎罪》
女性形象
艾米莉
描述: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其小说发展经历了从最初揭露人性黑暗面、颠覆中产阶级道德观到后期关注社会与政治等重大问题的转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女性主义运动不仅影响了麦克尤恩作品的主题,同时也影响了他对社会的看法和对道德的见解。《赎罪》作为麦克尤恩成熟期的一部佳作,女性角色的描写占有绝大部分篇幅,因此深入的探讨其中的女性角色将有助于更好地解读《赎罪》。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赎罪》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第一章首先扼要介绍作者在英国文学界的影响力
《占有》的互文性解读
作者:
辛悦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A.S.拜厄特
《占有》
互文性理论
情节原型
英国小说
人物原型
描述:
长篇小说《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的经典之作。该书1990年一经出版,即在英语世界引起轰动,获得当年英国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众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评论,包括其后现代特征,叙事技巧,语言特色,嵌入式的神话、童话故事,其女性主义视角以及主题等。 本文试图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来重新解读和诠释《占有》这部作品。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嵌入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文字都是跨文本的,任何文本都是产生于其它文本之上
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
作者:
向丽华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构造
传统
历史
英国小说
奥斯汀
女性形象
作家创作
第二性
描述:
英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