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献给女拓荒者的赞歌:威拉·凯瑟《啊,拓荒者!》之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唐敏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威拉·凯瑟   女性主义   女拓荒者  
描述: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坛上著名的乡土文学女作家,是对美国西进运动进行热情歌颂的伟大诗人。《啊,拓荒者!》是她的第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凯瑟的小说中的女拓荒者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揭示其中蕴涵的凯瑟的女性主义思想:对父权社会的不满和控诉以及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情。
论窦娥与安提戈涅悲剧命运的本质性差异
作者: 路文彬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自由   悲剧   安提戈涅  
描述: 《窦娥冤》(关汉卿)与《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作为中西两部著名的古典悲剧,其主人公对于命运的理解有着相当显在的差异。透过这两位女性人物面对悲苦遭遇所展现出的不同反馈,我们可以从中清晰洞见到彼此在人格力量上的强大或弱小以及在人生伦理认知层面的真伪和得失。
从“飞娥扑火”到“嫦娥奔月”——田小娥形象分析
作者: 庄翠霞   来源: 亚太教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小娥   《白鹿原》   自由   话剧  
描述: 、为生存不断地抗争着,虽然这抗争在当时男权强权下仍然无力回天,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从历史长河来看,田小娥这一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女性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落后礼教制度的反抗。
在爱欲中涅槃
作者: 温碧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自由   曹禺   爱欲  
描述: 在曹禺的作品中,女性常常作为一种符号的体现。文章通过从他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中各找出一名独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剖析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中,女人的爱恨交织下的一种自我生命体验与戏剧题材发生情感共振,在形象分析中,解读曹禺如何写下的一首女性自由与爱欲的赞美之诗。
撕裂的人性:游走于《苔蕾丝·德斯盖鲁》中的张力
作者: 彭欢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自由   苔蕾丝   本能  
描述: "张力"在莫里亚克的小说《苔蕾丝·德斯盖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女性人物形象。这种蕴含在人物形象中的理性与本能的冲突,束缚与自由的矛盾,使得小说
寻求自由的失意女人:浅析《菊》中女主人公形象
作者: 陈永兰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精神追求   伊利莎   《菊》  
描述: <菊>是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佳作,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女性人物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占有极小的分量,也没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为了填补这种空白,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女主人公与菊、丈夫和修补匠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出她渴望自由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
寻求自由的失意女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精神追求   伊利莎   《菊》  
描述: 《菊》是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的短篇佳作,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女性人物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占有极小的分量,也没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为了填补这种空白,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女主人公与菊、丈夫和修补匠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出她渴望自由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这有助于更全面的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
浅析《唐璜》中拜伦的人格体现
作者: 朱琼琼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拜伦   唐璜   自由   "阿尼玛"原型  
描述: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待生活、自由、爱情及死亡的态度.他的诗歌中的女性人物缺乏主体性和真实感,折射出拜伦对女性的矛盾心态,并且拜伦在这篇叙事诗创作中呈现出浓郁的死亡意识.
自由的向往与恐惧:浅析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写作策略
作者: 刘利平   陈茹   来源: 青年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由   罪恶感  
描述: 的故事》是其短篇小说的精华之作。其中所塑造的马拉德夫人对于丈夫突然死去后所感受到的对于自由的渴望令人感触颇深。这是对一位表面体面富足的已婚妇女对于不平等婚姻的束缚感到愤懑和不满的最触动人心的勾画,然而
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文学存在转换的先锋
作者: 马丽敏   来源: 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   先锋   女性诗歌   技术内在化  
描述: 女性写作在当下面临双重困境,从文本来看,要么是表达女权主义性政治的肉身写作,要么就反其道陷入与男权话语同谋的无性别写作当中。21世纪的女性诗歌率先打破了这样的困惑,以更为先锋的姿态,总体表现了技术更加内在、启蒙的另一种承诺和超前性的身体叙事,为女性文学在新世纪面临存在身份的转换时,开辟了一条必经的先驱之路。
< 1 2 3 ... 5 6 7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