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由】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寻求自由的艰难历程——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
作者:
刘爱平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自由
新黑人女性形象
多重压迫
-
描述:
,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刻的一部。这部作品以自传形式反映了作者在种族歧视盛行的社会中追求自由的艰难历程。国内对该作品的研究已起步并且成果颇丰,但大多数是从女性主义角度或种族压迫角度对作品进行人物和主题的分析
-
《飞越疯人院》中“疯人”的存在主义解析
-
作者:
张潘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选择
荒诞性
自由
存在主义
压迫
-
描述: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60年代优秀小说家肯·凯西的一部力作,小说通过一个装聋作哑的印地安人在疯人院的所见所闻——精神病人受到以大护士为首的“正常人”及各种荒谬规则的束缚与压制,勇敢的麦克墨菲带领病人们积极反抗的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和寓言的方式揭示了小说的主题——高度工业化和现代文明对人的压抑与腐蚀,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是60年代反文化思潮的一面旗帜。这部小说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并被称为“垮掉一代”的经典之作,因此,其文学、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存在主义
-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春梅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
自由
法国中尉的女人
平等
女性主义
-
描述:
和主题思想的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该作品的批评现状,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但是从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三个方面具
-
德库宁绘画作品中女人形象的研究
-
作者:
刘若蕾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德库宁
自由
抽象表现主义
潜意识
-
描述:
德库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画家坚持的潜意识支配绘画过程的方法对下一代艺术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库宁以“杂糅合并”的方式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入自己的画面中,明艳的色彩、饱满的造型、狂暴的笔触、丰富的肌理、暴烈的情绪以及狂野性感的女人形象,这些都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本文选取了德库宁从1952年到1967年间所作的女人系列作品,从绘画者的角度出发,力求贴近德库宁的真实心理状态,从局部细节入手,深入研究画面中的造型特点、色彩结构和材质感,
-
女性的力量:论约翰·福尔斯的自由情怀及其早期小说创作
-
作者:
谢春丽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福尔斯
自由
男性
小说
女性
-
描述:
“自由”为小说家的使命,在小说创作中实践着这一理想。因此,本文将以福尔斯早期小说文本中的自由主题作为研究视角,结合他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述,来解读其三部重要的小说文本:《收藏家》、《魔法师》和《法国
-
通往自由之路:从柏格森生命哲学观对《金色笔记》的主题阐释
-
作者:
董捷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哲学
自由
自由女性
《金色笔记》
绵延
-
描述:
的创作来反映整个20世纪的社会状况。《金色笔记》所饱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是许多作品无法比拟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曾被批评家称为是描写女性成长和女性解放的经典之作。 莱辛的人
-
论芭斯谢芭的婚姻选择:《远离尘嚣》的一种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蔡娅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选择
独立
自由
婚姻
新女性
-
描述:
的特征是忠诚顺从,纯洁禁欲。小说的女主角芭斯谢芭是一个独立、热爱自由、敢于追求爱情的年轻漂亮的女人。她对奥克和博尔
-
永远的百合花
-
作者:
张晓青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理想
自由
女性人格
习俗
-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在批评界多次引起争论的作家。尽管国内对华顿的研究还很少,然而在其故乡美国,对她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不亚于任何一个大作家。本文的研究旨在分析华顿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观点,并借此引起国内学界对华顿的重视。 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世界里,她所关注的是女性及其生存状态,但伊迪丝·华顿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她的道德观也趋于保守倾向。把她当作女性主义者仅仅是因为她的小说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女性人
-
自由的精灵:论雪莱诗歌中的女性
-
作者:
卢路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精神
反抗暴政
自由
女性形象
平等
-
描述: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认为戏剧的一个功能就是宣扬社会中的善与道德。在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和诗剧《钦契》及《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雪莱抨击了社会暴政并且期望一个理想社会的出现,诗歌中的男女主角无一不是将社会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从而为人类的解放而牺牲自己。以往的文学评论大多重视评析男主角的斗争精神,而对于诗歌中女主角的评论则不多见。本文旨在研究雪莱诗歌中的女主角,包括她们的思想,叛逆精神以及她们的才能和社会角色。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她们塑造为美丽和智慧的完美结合,他把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同样赋予这些女主角
-
《你好,忧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
作者:
翁姗姗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
存在主义
荒谬
行动
他人
-
描述:
《你好,忧愁》是法国20世纪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的成名作。该书一经问世就获得巨大成功,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它也因此进入学术界研究20世纪女性文学的关注视野。然而目前国内对这本小说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故事层面,甚至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作者个人的传奇经历上,从而忽略了对小说文本的研究。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法,对小说文本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从而归纳出小说文本中的三个要点。首先是塞西尔的“两个我”。在文中第一部分对“两个我”的出现与安娜的关系展开分析,以此论证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的思想;其次是行动的意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