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然】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亚当·比德》中的自然与超自然
-
作者:
徐颖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自然
基督教情感
融合
自然
异教
-
描述:
《亚当·比德》既是一部描摹前工业社会的农耕牧歌,又是一篇道德寓言。乔治·艾略特分别使两位女性人物成为小说中自然与超自然因素的人格化身。赫蒂的自然主义代表了农耕社群抛弃基督教规约,复归唯我享乐本能
-
从《沼泽天使》看女性的自然属性:埃塞尔·威尔逊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命题研究
-
作者:
耿力平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塞尔·威尔逊
加拿大文学
女性角色
自然
哲理性
-
描述:
埃塞尔·威尔逊(1 888-1 980)是20世纪加拿大文学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的成名小说《沼泽天使》是加拿大大学文学类课程中讲授得最多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早在1 954年就分别在伦敦(麦克米伦
-
《飘》中女性悲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李少伟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飘》
自然
女性
-
描述:
女性人物的悲剧的根源。因此我们要关注女性生存和生态危机,尊重女性,热爱自然,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D.H.劳伦斯笔下的几位女性
-
作者:
田蓉
来源: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平衡
本性
自我
自然
D.H.劳伦斯
-
描述:
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违反自然与自然本性 ,人们受到假象的蒙蔽 ,生命力遭到削弱。人类要复兴 ,就应正视自身真正的本性 ,在人、自然及社会中建立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生态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曾繁仁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文学批评
文化
机械论
生态女性主义
有机论
自然
-
描述:
妇女与自然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将自然等同于一个哺育着的母亲,这个等同将妇女与环境及生态变迁史联系了起来。女性的地球位于有机宇宙论的中央,这个宇宙却被科学革命和近代早期欧洲兴起的市场取向的文化所
-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威廉·华兹华斯与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对比研究
-
作者:
张蕴琪
来源: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生态女性主义
艾米莉·狄金森
威廉·华兹华斯
自然
女性
-
描述:
自然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总是不厌其烦地被加以描述。其中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领袖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颂自然,崇尚自然,清新而深刻,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
-
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歌唱者
-
作者:
翟润蕾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生态女权
地域文化
土地
自然
女性
-
描述:
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克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克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曼斯菲尔德伯纳尔系列短篇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媛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生态女性主义
伯纳尔系列短篇
自然
女性
男性中心主义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以五部短篇小说集赢得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她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高超的创作技巧,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彻底改变了二十世纪的英国短篇小说。故长期以来被誉为“英国的契诃夫”和“短篇小说的乔伊斯”。 伯纳尔系列短篇因其淡化的情节,细腻的笔法,散文诗般的行文被称为曼斯菲尔德的独创性成果。作品以新西兰为背景,如实记录了“生活的片段”。曼斯菲尔德是位风格独特的文体家,长期以来,评论界一直关注其新颖的写作技巧和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少有学者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其
-
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和困境
-
作者:
彭慧洁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女性主义
人类
自然
男性
女性
-
描述: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由当代妇女运动与环境运动结合并逐渐发展壮大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拉开了当代环境运动的序幕。女性主义运动也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迅速超越传统范围。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埃奥博尼在《女性主义或者毁灭》中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自此,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在西方迅速发展传递开来。 该思想分为不同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卡伦·J·沃伦、卡洛琳·麦茜特、苏珊·格里芬、范达娜·席瓦、瓦尔·普
-
从同源压迫到协作共知——凯特·肖邦《觉醒》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白莹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协作共知
《觉醒》
同源压迫
自然
女性
-
描述:
凯特·肖邦(1851—1904)作为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地方特色浓郁、心理现实描写精湛、女性关怀深刻并享誉世界文坛。小说《觉醒》(1899)是其颇具争议的一部作品,虽历经百年褒贬沉浮,却誉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巅。《觉醒》写作风格独特娴熟;叙述手法复杂微妙。因其颂扬了19世纪女性勇于对男权社会传统准则的“离经叛道”,以期取得女性人格独立;自我意识凸显而在出版伊始备受非议,惨遭封杀。直至半世纪后,《觉醒》才借助女性主义运动之光得以重见天日并为新思维审视与欣赏。迄今,众多学者潜心造诣于《觉醒》,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