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然】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伍尔夫三部经典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
作者:
王凯
宋瑞琪
魏杉珊
来源:
青年时代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弗吉尼亚?伍尔夫
和谐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最初由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奥波尼提出, 她将女性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对男权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提出挑战。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三部代表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 和《奥兰多》 中
-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米德尔马契》
-
作者:
简海红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中女性人物的分析,指出在文学中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批判父权文化价值观对妇女和自然的控制。
-
女性·自然——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米德尔马契》
-
作者:
简海红
来源:
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探讨文学中父权对自然和女性的统治,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拟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十九世纪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米德尔马契》进行
-
论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
作者:
沈泓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挑战父权
女性独立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
描述:
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逐步具有独立地位的女性开始寻求自己与男性地位的平等。同时,由于对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城市喧嚣生活的厌倦,许多女性开始回归自然,并渴望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生态
-
悲泣与呐喊——女性文学中的生态观
-
作者:
单旭珠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观
文本
自然
女性
-
描述:
女性与自然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主题。文章立足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以英美女作家书写生态主题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根据文本内容将女性生态文学分为三类:亲自然文学、乡土文学、反乌托邦文学。探究了文学文本中女作家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的自然之歌。
-
自然与女性的自由之旅——从生态女权主义角度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
作者:
郜丽娜
高鸿雁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权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生态女权主义将生态学与女性学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旨在解放女性、拯救自然,建立和谐社会。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蕴含很强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关注。本文
-
女性、自然与救赎:英国早期女性自传小说对人类救赎主题的关照
-
作者:
张宝国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常常把女性与自然相提并论,认为二者均能“孕育生命”、为人类生存“提供或准备必需的物质资料”、并且二者都在遭受来自男权体制的“压迫和征服”( Mackinnon 43).19世纪初
-
追寻生命的完整,谱写和谐的乐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他们眼望上苍》
-
作者:
战静钰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先驱,而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分析《他们眼望上苍》,探讨女主人公是如何在三次婚姻中看待和处理女人与自然,女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想状态
-
迟子建小说中的和谐世界: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
-
作者:
李小丽
来源: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自然
和谐
-
描述: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中书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对得与失的禅性体悟,为都市主流书写开辟了文化空间,为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维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待得与失的自然心态三个方面来阐释作品.
-
重建女性与自然和男人的和谐:《绿山墙的安妮》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杜英姿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关系
自然
-
描述:
、教育、宗教等。生态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她们认为女性和自然的解放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缺一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解放。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两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