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我救赎】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阚鸿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女性
《金色笔记》
自我救赎
-
描述: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视为当代最佳作品之一,全书主要塑造了安娜及其好友这两个自由的女性形象,通过记述她们从束缚到自由、从破碎到完整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现代女性对自由的渴望及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赞扬了她们在自我救赎历程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作品中自由女性主义形象、不自由女性主义形象、"自我救赎"的女性形象,揭示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追逐。
-
简析《白鹿原》中女性的生存境遇
-
作者:
惠萍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存境遇
《白鹿原》
个性解放
自我救赎
-
描述:
《白鹿原》塑造了一大批生动活泼的女性形象,细致刻画了传统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书写出她们被忽视、被压抑的历史。她们或消极顺从命运的安排或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结局都一样悲惨,只有少数个别女性能够善始善终。《白鹿原》既是一曲传统女性的悲歌,也是一曲传统女性的挽歌。
-
男性话语权下女性的自我救赎:《飘》与《玩偶之家》的比较研究
-
作者:
薛娇
刘琰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意识
《玩偶之家》
《飘》
自我救赎
-
描述: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密西尔创作的《飘》和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分别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郝思嘉和娜拉。虽然两位作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并没有阻碍两位作家思想上的共鸣,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娜拉和郝思嘉,具体分析她们在女性自我独立意识觉醒后不同的自我救赎和不同的前途。
-
铁凝笔下女性人物的喜与悲——从白大省的经历说开去
-
作者:
李继林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迷失
女性本原性
白大省
自我救赎
-
描述:
铁凝用温暖的笔风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她们身上潜藏着女性本原的博大与包容的美德,也有在社会压抑中自我迷失的悲苦和自我救赎的艰难,白大省经历的自我卑微的爱情、自我退让的亲情和自我隐藏的友情便集中展示了这一点。而以此为契机,从作者笔下女性经历的喜与悲出发对人类终极关怀进行思考将有一定意义。
-
凯特的心灵进化史—自性解读《天黑前的夏天》
-
作者:
山微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重生
自我审视
自我欺骗
自我救赎
-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现代最重要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在其辉煌的创作生涯中,有20多部小说问世。她的小说主要描写殖民文化、女性内心、现实间的挣扎与科幻题材。最初,莱辛以其女性文学而闻名。《天黑前的夏天》是其中的代表作。此作品叙述了一个中产阶级全职家庭主妇凯特追寻真正的自我并整合自我的身体与心灵的旅程。作品反映了这一特定女性群体,即家境殷实,受到良好教育的女性的生存现状,并引起她们自我审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篇论文旨在提醒身为全职家庭主妇的女性,她们是拥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而不是家庭的附属品。她
-
黑人女性主义视角下《秀拉》中的黑人女性自我救赎
-
作者:
蒋依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自我意识
秀拉
莫里森
自我救赎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无论是对读者还是文学评论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其作品密切地关注黑人的命运,尤其是黑人女性屈辱和压抑的命运。在她的作品中,细致地刻画了一系列为追求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女性角色,彻底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秀拉》是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史上一部经典著作,该小说主要探讨了黑人女性在受到种族和性别压迫下为寻求自我和实现自我救赎作出的抗争。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对黑人女性解放运
-
罪与拯救——评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蔡信强
来源: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罪感
女性形象
《大浴女》
忏悔
自我救赎
-
描述:
罪感成为笼罩在《大浴女》中一些女性形象的心理阴影,使她们的灵魂不得安宁。这种罪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犯罪,而是一种道德归罪。小说中的不同女性对罪有着不同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结果,正是通过她们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只有主动承担罪责,进行不懈的反思与忏悔,自我才可能得以拯救。
-
电影《万箭穿心》:平凡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救赎
-
作者:
李芳吾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电影
觉醒
女性主体意识
《万箭穿心》
自我救赎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以女性主义为题材的电影搬上荧屏。此类电影试图传递两重信号:一是女性题材在传统父权意识电影中进行的一场突围;二是女性创造力被剥夺被压制下的呐喊。广大研究者也开始对这方面的电影进行研究,主要有研究女性电影的构建、受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以及女性形象在电影文本之中的塑造这三种模式。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从女性在电影文本中的塑造这一模式,分析由王竞执导的电影《万箭穿心》中的主人公——“李宝莉”,一位苦难的生活中的平凡女性自身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与自我救赎。笔者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分析能够帮助理解女性
-
女性意识的觉醒——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国静嘉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吉尔伯特
红遍
瑞恩
传统女性形象
寻找自我
形象分析
奥普拉
秀女
男演员
自我救赎
-
描述:
电影《美食、祈祷和恋爱》改编自伊丽莎白·吉尔伯特2006年写的同名回忆录。该书自出版后便成为红遍全球的女性心灵励志作品,被译成40多国语言,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称其为“治愈圣经”。2010年,导演瑞恩墨菲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该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同时该片出现的其他几位女性形象也值得思考。一、勇士伊丽莎白影片开篇,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口吻回忆了自己的
-
论铁凝《大浴女》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陈雨馨
黄德志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命
女性角色
二元对立
大浴女
女性写作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群像
铁凝
当代女性文学
自我救赎
-
描述:
婚姻与恋爱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主旋律,也是女性意识、女性写作发展道路上永恒的主题,女性在婚恋中主体地位的树立,已经成为当代女性文学讨论两性关系、探索女性成长之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相比在二元对立的性别机制下,以女性在婚恋中对男性依附性的剥离来寻求女性独立,铁凝的长篇小说《大浴女》,将几位女性角色的婚恋悲剧置于人性暗疾的幕布之下,以"人性"作为药引,深入探求了女性婚恋症结乃至人生症结的自我治愈之道,即女性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