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高校图书馆职业女性的自我发展与成长
作者: 梁淑梅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自我发展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女性相对密集的图书馆中,对女性馆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女性馆员在家庭与事业中身兼数职,她们常常陷入矛盾和困惑之中,这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阻碍了她们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了解女性馆员的职业压力,为其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女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 王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设计   素质教育  
描述: 对当代女大学生形象设计教育的研究显示,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女大学生的形象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的塑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流行时尚潮流下职业女性在家庭伦理剧中的形象建构
作者: 崔丽媛   来源: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伦理剧   流行时尚潮流  
描述: 2011年初,随着消费主义浪潮的兴起,一些新的家庭伦理剧走进观众生活.在这些新题材的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从传统家庭主妇转变为新时代、新潮流下的一批新女性、新媳妇形象,她们多以年轻职业女性的形象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建构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以摩登、职业女性为例
作者: 张倩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好莱坞   摩登女性  
描述: 电影语言的运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经历了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及本土文化的传承。相比二十年代女性形象,三十年代电影对其有着延续性,同时将视角关注到弱势女性群体在苦难中觉醒的形象。本文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中"摩登女性"和"职业女性"为主的新女性形象为例探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外来文化的借鉴。
女性觉醒的心路历程——评梁凤仪笔下的几个女性形象
作者: 王凌云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   个性   独立自主  
描述: 本文认为,梁凤仪塑造的一系列独具个性的职业女性形象,渗透着作家对现代女性的审美理想和独特的女性意识,是对现代女性争取独立自主地位的高扬
后现代语境中的职业女性与女性文学
作者: 田小枫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躯体写作   后现代   女性主义  
描述: 职业女性是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女性形象,职业女性不仅开启了妇女解放历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营造了女性主义文学中的新形象。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学对职业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映以及职业女性的躯体化写作倾向,并从两性文化的角度反思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
跳不出性别的尴尬——从职业女性命运看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的终极关怀
作者: 张宁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张爱玲   女性生存   性别  
描述: 张爱玲一贯以生存本位的态度审视女性世界,她小说中那些自食其力、独立自尊的职业女性形象虽不及旧式女人鲜亮,但她们身上却体现了张爱玲对女性生存和女性自身解放的深层思考和探索。
文学视野中职业女性的“性”生存状态
作者: 田小枫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性生存状态   文学研究  
描述: 职业女性是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女性形象 ,然而她们的“职业”新身份并未改变女性历史上一脉承继的“性”处境。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创作敏锐地观照出职业女性奴役和屈辱的“性”生存状态及成因 ,在历史的新层面上进一步揭示出“镜城突围”的艰难及职业女性无所归依的迷惘
职业女性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者: 朱宪玲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人际交往   能力   培养  
描述: 职业女性是指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劳动,摆脱依附性、有自己的职业的自立女性,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都离不开和别人打交道的人。职业女性如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了解人际交往的内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运用交际中的吸引与排斥;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都是培养职业女性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职业女性角色健康研究初探
作者: 谭卫华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角色健康   反思  
描述: 职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她们的状况预示着妇女发展的未来,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本文尝试从职业女性研究的背景出发,用社会学的视角,从传统社会化模式、转型期价值冲突、社会交换、社会发展成本转嫁等几个方面剖析职业女性角色的缺失原因。
< 1 2 3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