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童话】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走向和谐-论安吉拉•卡特“狼的三部曲”中两性关系的嬗变
-
作者:
谭娜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安吉拉·卡特
童话
“狼的三部曲”
-
描述: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英国当代女性作家,以改写经典童话、颠覆传统意识而著称于世界文坛。她擅长将传统形式与现代意识、虚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相融合。《血室和其他故事集》就是她根据古老而经典
-
安吉拉·卡特重写童话研究
-
作者:
苑淑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安吉拉·卡特
童话
性别意识
-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其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作为女权运动的支持者,卡特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的短篇故事集《血室及其他故事》以戏拟的写作手法,对传统西方童话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在
-
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女性主义重构
-
作者:
李庆建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吉拉·卡特
重构
童话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选取以法国童话作家夏尔·佩罗为主所创作的经典童话为样本,分析了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安吉拉·卡特对这些经典童话的解构,并重点论述了安吉拉·卡特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这些经典童话的重构和改写。卡特在其重构
-
传统与现代: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童话研究
-
作者:
杨岚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
童话
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
描述:
柳德米拉•斯捷凡诺夫娜•彼特鲁舍夫斯卡娅(Людмила.Стефановна.Петрушевская),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覆盖了诗歌、小说、戏剧和童话等多个领域,受到了来自评论界和读者圈
-
浅析佩罗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
作者:
刘璐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话
社会矛盾
女性地位
夏尔?佩罗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从十七世纪著名作家夏尔·佩罗(1628—1703)的童话作品着手,分析其中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以及所影射的社会意义,进而解读17世纪法国社会的女性地位认同情况。
-
欧洲童话中不同女性的形象的分析
-
作者:
高睿
来源:
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勇敢
成功
教育
童话
女性形象
-
描述:
童话充斥着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童话带给了他们欢乐,给予他们无形的教育,告知他们善者永善,恶者永恶的道理。童话中经典的女性形象,更是告诉孩子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最后的成功。
-
试论西欧童话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慧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运动
审美
童话
价值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20世纪前西欧童话大师笔中的女性形象及20世纪后童话代表作家卡尔·本特笔中的女性形象,试图通过两者的对比,探讨西欧女性价值观念的改变
-
改写父权制神话——安吉拉·卡特《血室》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张丽君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编
新型女性形象
安吉拉·卡特
童话
女权主义
-
描述:
安吉拉·卡特是英国二十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女权主义作家。在《血室》中,卡特运用女权主义视角,通过改写十七世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蓝胡子》,颠覆传统父权制度桎梏下刻板的女性形象,大胆描画出反传统、反权威的新型女性形象,向父权制和男子中心论提出挑战。
-
卡洛琳,千寻和白雪公主:童话,性别与翻译
-
作者:
吕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人格
童话
文化翻译
儿童
女性
-
描述:
翻译永远不可能在真空里产生,也永远不可能在真空里被接受;翻译的产生与接受都是在一定语境下进行的,这个语境就是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把作品从一种文化系统翻译到另一种文化系统,并不是一种中立的、单纯的、透明的活动,而是一种带有强烈使命感的侵略行为;文本与文本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几乎没有平等可言;翻译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塑造和左右目标语文化的一股势力.[段峰2006:88-92]然而,翻译始终是一种人为的选择行为,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下发生的.当新的概念,新的文学样式,新
-
童话中的女性人格
-
作者:
尹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
童话
爱情
阶层
女性
-
描述:
童话,作为儿童童年教育的一部分,其含有父权社会烙印的思想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儿童长大后会根据童话中的女性形象来作为自己人格塑造的一个潜在标准,童话中有的充满性别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