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空间】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妻子与女儿》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
作者:
魏源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
恋父情节
死亡
引路人和同路人
女性成长
姐妹情谊
-
描述: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代表作家之一,尤其以细腻的生活场景描写和朴实的文风见长,她的作品也大多聚焦女性的成长。其最后一部作品《妻子与女儿》即是一部典型的关注女性成长的小说,但一直并未受到成长小说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原型批评理论,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女主人公莫莉,一个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女性的成长。总结出女主人公具有明显的恋父情节,与其他女性形象的姐妹情谊以及三次经历死亡事件对于莫莉的成长过程和性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通过莫莉这一人物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
-
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近代汉口的公共娱乐空间与大众文化(1912-1949)
-
作者:
任晓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改良
大众文化
娱乐
空间
文化控制
都市生活
汉口
-
描述:
公共娱乐空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研究大众文化的重要窗口。本文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912至1949年为限,再现了不同类型娱乐空间的时空变迁,探讨了近代汉口市民的公共娱乐生活与文化
-
从“两个空间”解读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
-
作者:
裴梦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性格弱点
苏童
妇女生活
解读
女权主义观点
女性形象
男权主义
-
描述:
揭示女性天生所具有的性格弱点。苏童通过简素芬从代表着封建保守的“楼上”世界“下楼”到了代表着市井社会的“酱店”这两个空间的转换,
-
“自我”的回归之旅——《双鱼星座》的心理学解读
-
作者:
袁田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卜零
梦境
镜像
空间
《双鱼星座》
精神分析
女性文学
徐小斌
-
描述:
《双鱼星座》是徐小斌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对主人公"卜零"的塑造具有心理深度,通过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卜零对镜像、梦境、空间的心理体验。文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入手,呈现这一女性形象从"自我迷失"到"回归自我"的精神历程。
-
“自我”的回归之旅
-
作者:
袁田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卜零
梦境
镜像
空间
《双鱼星座》
精神分析
女性文学
徐小斌
-
描述:
《双鱼星座》是徐小斌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对主人公“卜零”的塑造具有心理深度,通过聚焦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卜零对镜像、梦境、空间的心理体验。文章主要从精神分析入手,呈现这一女性形象从“自我迷失”到“回归自我”的精神历程。
-
天使与恶魔的对立
-
作者:
高旋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恶魔
空间
不自觉
好莱坞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天使
-
描述: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新片《盗梦空间》,无论是在口碑,还是在票房上都获得了不俗的成绩。“盗梦”一词更是成为各类媒体争相报导的话题。在这场视觉盛宴中,我们见识到了导演天才般的想象力。但他在塑造女性形象
-
彼得·林德伯格:创造,是生命经验的重生
-
作者:
黄梦斯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经验
创造力
影像
空间
展览
时装摄影
数字摄影
作品
女性形象
摄影师
-
描述:
他引领了"超级模特"的风潮.他是世界级的摄影大师.他是时装界无人不知晓的重量级人物。他是一个即便在接受访问时.还时不时拿出相机对准对方"咔嚓"几下的胖老头儿。彼得·林德伯格这位被誉为魔力诗人"的传奇摄影师通过他那富有强烈张力与电影感的作品,塑造着一个时代的时装影像。克里斯蒂·特林顿.纳奥米·坎贝尔、琳达·埃
-
扬个性的旗帜——网上女性形象漫议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互联网周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会说
空间
男女平等
现实生活
名言
聊天室
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
上网
-
描述:
等原因,女性在很多问题上表现的还比较软弱的话,那么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女性将赢得越来越多的发言空间,在网络这样一个天然的男女平等的地方,女性正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可
-
空间的建构与想象
-
作者:
朴姿映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想象
上海
空间
教育
社交
休闲
家庭
消费
日常生活
女性
住宅
-
描述:
了与此相关的女性经验是如何被表达和想象的。二、三十年代的女性经历主要在于和日常生活相关的空间,当时大量涌现的建筑空间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入了新的观念和经验,而它最强有力的影响就发生在女性身上。通过重写女性
-
作为革命/女性经典文本的《青春之歌》
-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关系
重构
青春之歌
十七年文学
林道静
经典文本
女性形象
性别气质
考察
阅读欲望
革命女性
空间
女性写作传统
历史主体
中国
研究视角
女性主体性
民族国家
性别角色
-
描述:
美学的研究视角,将重点放在以林道静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女性形象的考察上,试图从中发现文本内部话语空间与外部文化研究空间的融合与沟通。 第一章籍以林道静对自身性别气质、性别角色的叛逃,一窥革命女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