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女性就业特征与影响(1870-1920)
-
作者:
杨静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就业
社会转型时期
-
描述:
1870年至1920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步实现,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空前,创造出了大量就业岗位,并由此形成了一股女性就业高潮。该时期美国就业女性以年轻的单身女性为主,工作岗位高度集中在家庭服务业、制造业、白领以及专门行业中,且具有明显的因种族和民族而导致的就业差异特征。美国女性大量进入就业领域提升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她们传统的婚恋观和家庭观受到冲击,并促使美国妇女从传统女性向现代新女性形象转变。
-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剩女”焦虑
-
作者:
李汇群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焦虑
“剩女”
-
描述:
当今社会,“剩女”现象日益突出,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在笔者看来,“剩女”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媒体和大众对她们的关注,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渐渐解体的焦虑。要缓解这种焦虑,除个人的配合外,更需要社会规范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完善。
-
延续与断裂——路遥笔下的社会转型时期
-
作者:
刘东波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德性
农村知识分子
-
描述:
1980年代,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革,集体化生产制度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别时期。路遥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的,他对这一时期有怎样独特的观点,都反应在他笔下人物的身上。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进城“农村知识分子”青年高加林和孙少平的人生之路。把《人生》放在“潘晓讨论”的脉络中进行分析,发现高加林渴望投身于现代化浪潮,他追求的是人生“意义感”的获得,而这种追求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空间不可能实现,所以他背离土地一心来到城市,并不能把他简
-
中国妇女报:为两性平等鼓与呼
-
作者:
蔡一平
来源:
中华新闻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中国妇女报
舆论监督
维护妇女权益
社会转型时期
两性平等
当代中国妇女
社会丑恶现象
打工妹
女性形象
鼓与呼
-
描述:
中国妇女报:为两性平等鼓与呼
-
试论方方笔下以死抗争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魏汉武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社会转型时期
《奔跑的火光》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社会责任感
抗争
-
描述:
方方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她继承了五四女作家的传统,对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有着格外的关注,执著地为女性解放探寻新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