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身份】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朴婉緒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以系列小说《妈妈的木桩》为中心
-
作者:
朴珍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化
女性意识
社会身份
边缘化
战争
-
描述:
朴婉绪是韩国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的小说着重探讨了“6.25”战争与民族分裂、产业化引发的物欲膨胀、女性解放、老年生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作者在自己的诸多小说中,生动地表现了战争和产业化进程中的个体人物,是如何生存并被边缘化的,并以此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存在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各种复杂矛盾。 朴婉绪在刻画女性人物的时候,并不止于简单再现史实,而是特别注重战争与近代都市化进程中,女性人物所遭遇的身份混乱和边缘化现象,以及为了构造新的社会身份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注重剖析她们遭受的挫败所形成的根本原因。
-
论中国近代产业女工(1872-1937)
-
作者:
谷正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近代
产业女工
中国妇女运动
经济地位
社会身份
-
描述:
中国近代产业女工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中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这三种近代工业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的。产业女工的队伍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本丈主要分四部分对此加以论述。
一、对近代产业女工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产业女工从1872年产生到1937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至2n世纪30年代,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个新式群体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对社会也对中国妇女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从女工的分布、社会身份与角色的转换、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三方面分析近代
-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运动
妇女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身份
本土化
社会历史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女性文学批评的本土化
-
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关于八家主导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
-
作者:
冯媛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妇女问题
新闻研究
运动员
妇女运动
社会身份
新闻人物
新闻版
性别意识
女性
-
描述:
新闻媒介怎样反映妇女、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心和评论,并成为一个正在开拓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研究八家全国发行的重要报纸的新闻报道,分析主导报纸中新闻人物/新闻参与者(Newsactor/interviewee),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当前我国主导报纸中有关女性报道的现状,包括与男性相比较报道的比例、年龄和社会身份分布、在被报道事件中的作用等,并用性别视角(genderperspective)考察这些指标所反映的媒介现实中女性的比例是否合理和平衡、是否存在和强化角色陈规
-
论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
-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男性形象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身份
文化语境
社会身份
社会地位
寻找自我
重新建构
-
描述:
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因其在社会中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体验而在社会中有着独特的身份。"身份是被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在经验中自己暗含和自发生成的。"[1]当身份成为一种被建构的产物时,它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