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子君、娜拉等女性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作者: 史冰如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文学革命   女性性格   个性意识   个性解放   悲剧女性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个性精神   陈白露   易卜生  
描述: 随着“五四”文学革命挪威作家易卜生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娜拉的名字就成了个性解放的代名词。许多新文学作家都纷纷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呼唤:表现女性走出家庭,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而在众多的人物画廊中有二个女性形象经常和娜拉联系在一起,一个是《伤逝》中的子君,一个是《日出》中的陈白露。这二位美丽而凄婉的悲剧女性被许多人称为一个是“回来”了的娜拉,一个是“堕落”了的娜拉。在探讨她们悲剧的根源时,人们总习惯地归结为她们所走的个性解放道路和社会的迫害,认为“在旧的社会制度没有被彻底推翻以前,在妇女没有取得政治经济上和
知识妇女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论)
作者: 唐仁君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作家   冲突   丁玲   冰心   知识女性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林黛玉   中国女性  
描述: 丁玲和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也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奠基者和先驱者。在这个现代中国妇女刚刚觉醒的特别时期,在中华民族由传统生活开始向现代生活艰难蜕变的交叉点上,她们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多情,以觉醒期女性特有的
在炼狱的出口处:论张弦电影剧作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作者: 梁天明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电影   女子   女性悲剧   男子   甲骨文   张弦   知识女性   剧作家   理性  
描述: 当巍巍华夏的古文明还处于浑沌初开之始,中华女子便伴随着这样的记载——“跪女”,(甲骨文“女”为跪状)开始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当这样的命运被现代文明冲刷仅留下一些零星的残片时,著名剧作家张弦却已自己的纯情和男子的理性,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本文对这些女性形象作一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中国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新时期   中国女作家   女性意识   王安忆   中国妇女   女性自我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古代中国,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妇女几乎成为历史盲点。唯在文学作品、尤其在女性文学创作中,才留存一些她们真实的身影,吐露她们由衷的心声,致使中国妇女没有完全地从历史风烟中消失。 自《诗经》开始,一直到近人单士厘编的《清闺秀艺文略》止,载入文集、有案可稽的女诗人、女作家,数量可观。她们大致由女皇后妃、女官宫娥、名媛闺和、娼尼婢妾等各阶层妇女组成。其间,凡出身名门,家境富裕、氛围儒雅的女作家,她们大多早慧早热、多才多艺。谢道韫、徐惠、李冶、上官婉儿、朱淑真等,作文时无不挥笔立就,禀赋过人。明代女诗人沈宜修及其
特殊女性的心态(论陈白露与娜娜的自我意识)
作者: 朱招荆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思维方式   婚姻意识   批判精神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陈白露  
描述: 曹禺笔下的陈白露与左拉小说中的娜娜,同属上流社会的高等妓女,纵使红极一时,使四座倾到,到头来都摆脱不了悲剧性的结局。单凭这两个女性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性的批判精神,就很值得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试图从另一视角,即以人物形象的自我意识为主要透视点,考察两者的合理内核、逆差系数,从而勘探出东方式的知识女性与西方式的时髦女性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一在作家的心目中,陈白露和娜娜都是“不健全的女性”。她们是无夫之妻,无家之妇,“白天推杯来换盏,天天晚上换新郎”;然而她们既不是巴黎街头逢人拉客的娼妇,也不是
特殊女性的心态:论陈白露与娜娜的自我意识
作者: 朱招荆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思维方式   婚姻意识   批判精神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陈白露  
描述: 曹禺笔下的陈白露与左拉小说中的娜娜,同属上流社会的高等妓女,纵使红极一时,使四座倾到,到头来都摆脱不了悲剧性的结局。单凭这两个女性形象所呈现出来的复杂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性的批判精神,就很值得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试图从另一视角,即以人物形象的自我意识为主要透视点,考察两者的合理内核、逆差系数,从而勘探出东方式的知识女性与西方式的时髦女性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一在作家的心目中,陈白露和娜娜都是“不健全的女性”。她们是无夫之妻,无家之妇,“白天推杯来换盏,天天晚上换新郎”;然而她们既不是巴黎街头逢人拉客的娼妇,也不是
时代的弄潮儿:茅盾笔下的孙舞阳形象探索
作者: 朱德发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舞台   关键时刻   三部曲   舞阳   性格   店员   反革命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于刻画女性形象的小说家,尤其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塑造誉满文坛。若说《蚀》三部曲之一的《幻灭》里,比较成功地塑造了静女士和慧女士两个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形象,为他在小说世界里探索中国式的现代新女性的美学内涵和个性特点,初步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那么《蚀》三部曲之二的《动摇》,在新女性的刻画上,不论性格内涵或表现手段,都有了新的开拓。孙舞阳在《动摇》的艺术画面中,并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作者也没有为她化费更多的笔墨,然而她的独特地位却是任何人物都不能代替的,或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或在情场
茅盾笔下的“时代女性”的现实认识价值
作者: 于季文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认识   青年女性   个人本位主义   茅盾   思想解放   “理想”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雄健美  
描述: 众所周知,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茅盾的小说创作主要着眼于表现动荡的社会全局和发展趋向,这就必然重视大工业和新思潮冲击下的急剧变动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代都市生活。因为这里社会矛盾最为集中和尖锐,现代思潮和革命活动也特别活跃,相应地也引起不同阶层入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急剧变化,因此,深入地反映都市生活是现实本身向新文学提出来的历史任务。茅盾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主要提供了两个形象系列:民族资本家、时代女性(《幻灭》中的慧、《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虹》中的梅)。其中,时代女性形象以其鲜明的外在
论丁玲创作中的妇女解放问题
作者: 黄瑛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创作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中国文坛   个性解放   启蒙运动   解放道路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妇女解放作为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出现在二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上的丁玲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就是因为她真实地描写了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历史性转折,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崭新风貌的妇女形象,使读者在特定的审美领域,看到了中国几代妇女为求解放而奋斗的艰难历程和光辉足迹。
< 1 2 3 ... 20 21 22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