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谌容小说创作De艺术特色
作者: 曾利君   来源: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小说创作   知识分子问题   中年知识分子   人到中年   社会生活   环保问题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描述: 试论谌容小说创作De艺术特色
当代美国的妇女运动
作者: 王恩铭   来源: 美国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民权运动   妇女问题   当代美国   性别歧视   平等权利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们   妇女组织   知识女性   美国妇女运动  
描述: 美国历史上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妇女运动。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之间,其宗旨是为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随着1920年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的通过,这场妇女运动的势头开始逐渐减弱,直至萎缩不前。第二次的美国妇女运动始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其目标和范围涉及到妇女权利和妇女权益的方方面面,因而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第一次的妇女运动。这场妇女运动对当代美国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已经和仍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和弄清它的特性和基本内容将为我们认识当代美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提供一个十分有益的视角。
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 畅引婷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   抗日战争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晋察冀边区   劳动妇女   抗战建国   儿童保育   知识女性  
描述: 妇女是抗日战争时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不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劳动妇女;不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不论组织宣传,还是生产建设,她们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与妇女自身的觉醒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密切相关。
一个穿透墙纸的声音──评夏洛蒂·珀·吉尔曼和她的《黄色糊墙纸》
作者: 陈姝波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糊墙   父权制社会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夏洛蒂   父权制文化   知识女性   父权制婚姻家庭   短篇小说   女同胞  
描述: 《黄色糊墙纸》是美国著名的女权运动先驱兼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作者在该文中以生动、细腻的笔触,维妙维肖地讲述一位敏感、有事业心的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婚姻家庭里长期受压抑、遭排斥,逐步被逼上精神崩溃边缘的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从而揭示了父权制文化对女性身心的摧残.本文旨在介绍这位易被忽视的女权主义作家,挖掘她这篇杰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加速知识女性队伍建设,促进中国妇女深层解放与全面进步
作者: 李玉明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队伍建设   社会转型期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蒙古工业大学   知识女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进步  
描述: 加速知识女性队伍建设,促进中国妇女深层解放与全面进步李玉明一、知识女性──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导向性的群体妇女的解放与进步是人类解放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知识女性在实现妇女解放与进步事业中始终走在最前列,她们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早在...
知识女性的出路: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从《方舟》和《女人的力量》谈起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妇女解放   独立的人格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男权中心   知识女性   人的力量   《方舟》   社会实现  
描述: 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在西方巳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而在我国,太平天国制定的种种妇女政策,也开了妇女解放之先河,成为二十世纪初叶中国妇女运动兴起的序幕,时间延至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环顾我们的社会,女性依然处在深重的精神困境之中,尤其是知识女性,一方面她们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要承担这世界上“一半”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她们经过了现代文明的洗礼,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具有了初步独立的人格,现代文明的洗礼与独立的人格意识使她们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在事业上与男子一样有所作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角色的承担
拒绝文学主潮的苦恼及徘徊于传统现代之间的困惑:张冀雪小说创作透视
作者: 陈德宏   来源: 飞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主潮   小说创作   生存状态   新时期文学   先锋派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寻根文学  
描述: 张冀雪的小说创作,是一个被忽视了的独特的文学现象。她的创作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的起步阶段。之后,虽然她的工作有变动,角色有转换,生活有坎坷,但她对文学的执著与热爱却有增无减。她的创作在时间的向度上与"新时期文学"保持着大体一致的发展,但我们却不能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先锋派等已有的模式予以框定,予以规范,予以阐释。作为插队知青,无疑她具有这方面的生活积淀与体验,但其作品无论如何不能归入知青文学系列。作为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无疑
略论丁玲、萧红小说中的妇女命运
作者: 蒋明玳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命运   女作家   丁玲   劳动妇女   萧红小说   个性解放   五四时期   肖红   现代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丁玲和萧红继承了新文学的传统,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多情,以及觉醒女性特有的大胆与狂热,亮出了中国妇女求自由、求解放的旗帜。她们以各自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反映了“五四”以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道路,从而构成了3D年代左翼女性文学的两大主色调。
给予女人的沉思——剧本《哦,女人们》赏析
作者: 凌建英   来源: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男尊女卑”   妇女问题   文学作品   女性悲剧   女权主义   无名氏   女性参政   知识女性   剧本  
描述: 在举世瞻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聆听着各国代表对妇女问题的讨论,我又重新翻阅了一些有关女性的文学作品,其中有一部描写多种女性悲剧的剧本《哦,女人们》,这是广东女作家许枞雁的代表作。读罢此剧,我不由地想起了张洁的小说《方舟》中开篇的感叹和终篇的呼应:“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做一个女人,真难!”作者的一个“哦”字,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感叹,感叹女人的艰难、不幸、困惑和沉重。这感叹,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女人的悲剧之根在哪里?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荒林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女性独立人格   自我定位   张洁小说   是不能忘记的》   北河   爱的精神   知识女性   祖母绿   女性形象   社会价值  
描述: 与其把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短篇,1979)、《方舟》(中篇,1981)、《祖母绿》(中篇,1984),看作是对女人故事的叙述,对女人、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关怀,不如把它们当作张洁女性问题思想的形象表述。事实上叙述者张洁与她的人物形象始终处在同一思索、探求和前进的层面。承接“五四”新文学史上丁玲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寻,张洁走向了女性精神建构层级。在张洁小说里,我们能读到女性充满智性思辨的自我定位、自我人格价值认定。与丁玲们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依赖外部社会环境重大变迁而多少有点类型化不同,在张洁小说
< 1 2
Rss订阅